-
逸語道破:“懂王”歸來,權勢滔天
【視頻/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沈逸】
大家好,歡迎到本期的《逸語道破》,我們今天聊聊美國2024年總統大選。
隨著美聯社正式宣布特朗普贏得了歷史性的政治回歸“ historical political comeback”,他也成為繼克利夫蘭總統后,美國歷史上第二位非連續任期的總統。此次懂王整體上將拿到312票,橫掃7個搖擺州,并且以51%的優勢獲得普選票和選舉人票的雙重勝利。這是他2016年沒有做到的。
國會層面,共和黨已經確認參議院至少獲得52席,眾議院預計將獲得至少198席。這一選舉結果可能使得特朗普成為時隔幾十年,再次同時掌握立法機構、司法機構、行政機構的強勢總統。
美國當地時間11月6日凌晨五點,在哈里斯取代特朗普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的奧巴馬發了一個推特,其中提到,2020年拜登花了4天時間才最終確認勝選,現在的情況和2020年很像。
他還提到,現在有數千選舉工作人員在推進選舉認證工作,并且強調不信謠不傳謠,在檢查信息源之前不要共享任何東西,他們需要時間去檢查每一個票箱。我不清楚這話是什么意思,但是我有理由產生一種感覺,他似乎在引導和暗示選舉結果還沒有最終確定。
同時我觀察到,一些跑到國外的公知直接在X上公開叫囂,要上街抗議,就差直接說推翻選舉結果了,所表現出來的嘴臉和顏色革命的路徑沒有區別。他們不是為了捍衛自由民主的價值觀,而是在這個幌子下保障自己的特權。這是民主的悲哀。
特朗普勝選集會 視頻截圖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堂生動的民主教育課,讓我們再次看清楚了西方民主的本質和底色。
得益于現代科技的加持,中國網友能夠近距離觀察美國大選和美式民主運行的全過程。在哈里斯的襯托下,充滿不確定性、不靠譜、對政治和公共政策理解沒實質性提升的特朗普,似乎成為了一個更加合適的美國領導人,并且讓美國民眾毫不猶豫地用手中選票把特朗普選上了總統寶座。要知道2020年拜登也只是拿下了6個搖擺州,而這次特朗普拿下了7個,這無疑非常值得深思。
對于老百姓來說,他們真正關注的不是那些非常漂亮的、在特定圈層內回音壁式的政治禁忌和口號,而是自己的生活。宏觀經濟指標再好看,能解決過去四年我生活越來越窘迫的問題么?能解決我越來越買不起東西的問題么?
就我個人而言,美國這種顛覆性投票結果其實非常理性。人民考慮候選誰時的第一動因就是經濟,恩格斯在馬斯克墓前的講話就提到,馬克思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了無論什么樣的社會形態,對于一個人來說,需要首先解決人的衣食住行問題,也就是經濟基礎問題,然后再去解決上層建筑問題。
對美國來說,無論社會如何發達、文明,人民首先關注的還是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他們的生活。這種改善不是用經濟的名義推進娛樂大麻合法化,然后在政治上進行收買。萬斯在《鄉下人的悲歌》中就描述過,那些鐵銹帶的藍領工人承擔了全球化的成本,失去了原有的工作。
民主黨認為他們可以通過給予福利、救濟就能解決問題。但是這些鐵銹帶工人寧可要工資、要工作,因為他們需要體面、需要尊重。他們需要的不僅是活下去,還是有尊嚴地活下去。不是變成一個領取福利救濟的生物,然后被外人說這就是命運。他們不接受這種命運。
從2016年到2024年,至少像哈里斯之類的精英沒有認識到這種需求或者對這種需求做出有效回應。這使得特朗普在政治主張沒有本質區別的情況下,又回到了白宮。特朗普的優勢只不過是他會進入民眾,了解民眾的真實需求,讓他們看到某種希望罷了。
反觀民主黨一側,它為我們展示了一套完整的負面示范。民主黨在選舉過程中所做的,就和阿富汗美軍花幾百萬美元運送幾只山羊然后留下一地雞毛的那類項目沒有區別,整個體系被系統性、結構性、體制性的吸納和腐蝕了。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更深層次問題。
回到選舉,從現在開始到1月21日,核心需要關注的是選舉人到華盛頓投票以及權力的正式交接,這兩次的主持人理論上都是哈里斯,她之后將如何履行相關職能?民主黨基層強硬派許諾過的救濟、自助,那些深刻相信民主黨構建的所謂特朗普當選就是美國民主末日的行為體,他們將如何行動?這些都值得我們持續觀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唐曉甫 
-
美國如何用“伏特臺風”篡改證據抹黑中國?
2024-07-11 07:53 -
菲律賓是美國放在南海的“陽謀陷阱”,中國怎么破?
2024-06-28 07:51 破局美國陷阱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頗老矣”嗎?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優缺點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觀方車訊 -
試駕極越01:誰說智能和操控是矛盾體?
2023-12-05 21:24 -
當“汽車”變身“機器人”,算不算擁有了靈魂?
2023-10-25 17:36 觀方車訊 -
鐵西區帶給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來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關系怎樣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關系 -
陽邏,走訪大藍圖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數字化轉型 -
在上海車展感受車界變化,德國專家怎么說?
2023-05-22 10:23 觀方車訊 -
110萬輛!特斯拉中國近年賣出的車,幾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再砸一萬億日元,豐田“死磕”電動車
2023-05-16 18:08 觀方車訊 -
保時捷國產提上日程?最新回應來了
2023-05-10 17:56 觀方車訊 -
國六b即將全面實施,約百萬庫存車受影響
2023-05-10 17:55 觀方車訊 -
廣汽月度產銷快報,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觀方車訊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這種車企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汽車價格戰持續,吉利、上汽“卷起來了”
2023-05-08 18:42 觀方車訊 -
360八年來首虧,哪吒汽車成“元兇”
2023-05-06 18:14 觀方車訊 -
德產特斯拉,用上了比亞迪電池
2023-05-06 18:13 觀方車訊 -
新能源車、海外市場“雙雙”破百萬,這家中國車企創造歷史
2023-04-28 17:50 觀方車訊
相關推薦 -
“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評論 24“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03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80“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評論 196“美國最底層三分之一已花光所有” 評論 233最新聞 Hot
-
“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
美法院裁定:特朗普性侵成立,賠她500萬美元
-
兩周內三項協議“對抗”中國,“更像給美國的短期信號”
-
美財政部竟又賴上中國,還列為“重大事件”
-
阿薩德政權為何垮臺?拉夫羅夫點名美國
-
俄前國腳前線陣亡:因販毒入獄,參軍減刑
-
他后悔了
-
“連續三年低于更替水平”,2024年越南生育率創新低
-
“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
“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敘利亞可能4年后舉行選舉
-
“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
他也跳出來:對抗中俄前線,哪能光靠狗拉雪橇…
-
“澤連斯基在12月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建議......”
-
美媒圣誕節也沒閑著:看看中美這對比趨勢…
-
他“譽滿天下”,卻曾“謗滿美國”
-
俄專家:“以德服人”,中國是認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