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善波:用“聯邦”或“邦聯”解決臺海問題?癡人說夢
國民黨的兩種“統”與其尷尬的處境
有一個臺灣有、但香港沒有的問題,就是臺灣對“統”有兩個含義:統一的“統”,與正統的“統”。
國民黨堅持自己一方代表正統中國,香港沒有這情況。無論對中央政府持什么樣的態度,香港人都認為國民黨早已失敗,在北京的政府才是中國政府。而對統一的“統”,國民黨是否定的。國民黨公開反對統一的立場,可以說是蔣家王朝成為過去后,長期及明確的。其背后的理由,也是因為他們拒絕放棄所謂正統地位。
國民黨這立場與現實完全脫節,只會越來越難堅持。這也是為什么國民黨越來越難吸引臺灣年輕人的原因。在這問題上,國民黨的出路只有兩條:一是像香港人一樣,接受現實,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然,就只能跟著民進黨走,走向“臺獨”的路線,這即一些臺灣人所謂的“華獨”。
國民黨的這個尷尬處境,是臺灣問題的一個重大變數。這也是大陸政府需要面對的一個現實和問題。
國民黨面對臺?!艾F狀不可持續”的局面,又要維持臺灣內部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的現狀,同時又探討徹底解決問題的底線,這是個不容易的任務。
保留“軍事權”與“外事權”,不做香港,是個偽命題。做到了也沒有什么作用,也不是一般臺灣人關注的問題。國民黨想維持目前的生活方式,但又不接受統一,不接受“一國兩制”;民進黨主張“獨立”,但在大陸武力威嚇、在美國反對下,又不能做。這就是臺灣問題目前的悶局,也是個危險的情況。
樹欲靜而風不止
美國投資基金“橋水”的瑞·達利歐,與臺灣的蘇起,都認為臺海局勢雖然嚴峻,但中美雙方都不想打仗。那戰爭的危險又來自哪里呢?
現實是,打不打,如何下最后的決心,美國的情況和中國不一樣。美國的政治體制及生態,是權力分散,山頭多,他們之間的關系復雜、互動的空間大,變數非常大,決策很多時候是在博弈中決定的,出事的可能性非常大。
例如有一個觀察,小布什政府入侵伊拉克一事,到目前還說不清楚是誰,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場合,決定動手的。在臺海問題上,如中方出手,多會是被逼的,因為有人過了紅線。正如目前出現在臺灣周邊的軍事行動,也是針對美國或臺灣內部出現的一些舉措,而作出的反應性措施。如美方先出手,則各種可能和原因會很多。唯一可以相對確定的,是如美國先動手,起碼最原始的動作,不會是美國國會通過正式決議向中國宣戰。
不少人認為中國目前更在意的是發展,會盡一切努力維持和平的局面,不急于解決兩岸問題。這觀察大概也正確。這看法與香港1997年后地位問題出現時,英國對中國的看法和對局面的評估,非常相似。
但香港后來發生的,證明英方的判斷是大錯特錯的,因為這里有一個嚴重的盲點及誤判,即中國對一些不能逃避的主權原則和問題,是不會以眼前的功利考慮,作出交換或取舍的。西方人很難明白這種思維,正如他們不少人到今天,也不明白當年中國為何要介入朝鮮戰爭一樣。
努力維持一個有利于國家發展的和平環境,是中國當前的主要傾向。但認為除非有人跨越紅線,否則中國大陸也不會對臺灣動手這一判斷,也不是絕對的。因為中國大陸還有一個公開明確的態度,就是如果和平解決問題無望,或問題拖延得太久的話,采取武力方式仍然是一個選項。況且,中國政府已明確表示,2049年前,即第二個百年,這個問題必須解決。這實際是為解決臺灣問題定了一個時限。外界對這個態度會造成的影響,似乎未有足夠的了解和重視。
這就是臺灣海峽出現危機的所有原因,也是現狀不能維持、不宜維持,需要各方積極處理的原因。而三方最關鍵的一方,我認為應該是在中國大陸。簡單的理由是,美國及臺灣內部的情況,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而我方影響這兩個因素的能力,亦非常有限。中央領導曾提出,要求大家對兩岸的協商形式提出建議,對“一國兩制”的臺灣方案進行研究。這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姿態,但幾年來,這兩方面的進展均不大。以下的幾個問題,可以是工作的一個開始:
1.臺灣的“一國兩制”與香港澳門的經驗,會有很大的不同。差異在哪里?有什么經驗是可以參考、可以用的?
2.臺灣的“一國兩制”方案,會是什么樣子?
3.在一國的原則下,臺灣的政治制度,需要做出什么調整?什么可以不變?什么必須改變?
4.“一國兩制”模式,是否也只是一個階段性的解決方案,并不是臺灣或者香港、澳門的最終歸宿?
對于這些問題,習近平主席在香港回歸25周年慶?;顒又械闹v話,已明確表明“一國兩制”政策沒有時限。這個表述是清楚的,而其背后的根據、理論及構思,有待進一步豐富及說清,這樣也有利于化解對政策的信心問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邵善波:臺灣“一國兩制”又如何?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國考報名最終數據出爐:崗位最大競爭比3572:1
2023-10-24 22:57 -
中國首次以發布文件形式全面闡述周邊外交政策,全文來了
2023-10-24 21:25 中國外交 -
涉地方債限額,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
2023-10-24 20:55 地方債 -
四季度將增發1萬億元國債,新華社解讀背后深意
2023-10-24 20:03 中國經濟 -
會議經表決,免去李尚福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職務
2023-10-24 20:00 高層人事 -
李尚福被免去國務委員、國防部部長職務,秦剛被免去國務委員職務
2023-10-24 19:31 高層人事 -
習近平簽署第十二號、第十三號、第十四號主席令
2023-10-24 19:23 -
藍佛安出任財政部部長,劉昆卸任
2023-10-24 19:19 高層人事 -
陰和俊出任科技部部長
2023-10-24 19:19 高層人事 -
韓正會見不丹外交大臣:加快推進中不劃界和建交進程
2023-10-24 19:05 中國外交 -
國家安全部:《反間諜法》修訂以來,中國外商投資環境未受影響
2023-10-24 18:16 國家安全 -
檢察院:孫卓被拐案一審判決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決定不予抗訴
2023-10-24 17:59 依法治國 -
三次向新加坡公職人員行賄22萬新加坡元,這兩人被判了
2023-10-24 17:32 依法治國 -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公布,明年起施行
2023-10-24 17:21 依法治國 -
我國首個3.35米直徑單焊縫筒段飛行箭貯箱研制成功
2023-10-24 16:49 航空航天 -
前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8.9%,證券交易印花稅降30.8%
2023-10-24 16:49 觀網財經-宏觀 -
神舟十七號三名航天員已抵達發射場,做好充分準備
2023-10-24 16:29 航空航天 -
毛寧回應“賴清德批評”:這不是外交問題
2023-10-24 16:20 臺灣 -
加州州長訪問深圳:想買2輛比亞迪
2023-10-24 15:53 中美關系 -
侯友宜松口稱接受“柯侯配”,柯文哲:像逼婚
2023-10-24 15:53 臺灣
相關推薦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評論 27“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評論 79“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26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102“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評論 202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
美國批了,馬斯克:不愧是搶錢冠軍
-
“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
德國開懟:畢竟胡說八道也算自由
-
美法院裁定:特朗普性侵成立,賠她500萬美元
-
兩周內三項協議“對抗”中國,“更像給美國的短期信號”
-
美財政部竟又賴上中國,還列為“重大事件”
-
阿薩德政權為何垮臺?拉夫羅夫點名美國
-
俄前國腳前線陣亡:因販毒入獄,參軍減刑
-
他后悔了
-
“連續三年低于更替水平”,2024年越南生育率創新低
-
“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
“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敘利亞可能4年后舉行選舉
-
“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
他也跳出來:對抗中俄前線,哪能光靠狗拉雪橇…
-
“澤連斯基在12月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