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治國理政三年,這些已“習”以為常
關鍵字: 習近平治國理政三年中國政治反腐中國軍隊中國經濟中國外交時間過得真快,2015年轉眼即將成為過去式,習近平掌舵中國這艘大船,已經三年了。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這三年的中國,很多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變”。因為,“過去不可能的事現在經常發生”。
反腐,沒有誰動不得;
改革,瞄準要害發力;
治吏,沒有最嚴只有更嚴;
外交,敢作敢為敢于擔當;
……
沒有不能打破的慣例,沒有不能改變的傳統,三年來,習近平主導下的一系列“不一樣”,推動了中國政治“常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構。如今,一種“習近平式”的常態已經到來。
反腐,沒有誰動不得
“副國級官員落馬!”
“XX省首虎現身!”
“XX央企負責人被查!”……
曾經,“打老虎”的重磅消息一出便“秒搶頭條”,成為公眾茶余飯后的談資。
但如今,輿論已隨著反腐的深入而悄然變化。十八大以來,反腐風暴席卷神州大地,落馬的“老虎”數字早已破百,級別更是“步步高”;與此同時,群眾深惡痛絕的“鼠盜”、“蠅貪”也一個個被揪了出來;海外“獵狐”大網不斷收緊,紅色通緝令上的名字正一個個被劃去。漸漸的,公眾對反腐消息已不像最初那般震驚,偶有特定領域的“名人”落馬,才掀起波瀾。
對待反腐,大家不關注、不重視了么?非也,公眾只是“習以為?!绷?。
這種習以為常,首先是高官落馬越來越“常見”。這就好比窮的時候,扯塊布、吃頓肉,是件大事,如今穿件新衣、下次館子,卻沒什么稀奇。
同時,公眾逐漸清楚,反腐是場“持久戰”,不可能一蹴而就——隔三差五有人落馬,符合“常理”。
“常見”、“常理”之外的一層,乃是“常情”——在中國的傳統主流觀念中,公私自當分明,貪腐就該遭罰、沒有誰動不得——這些都是老百姓心中最樸素的道理。這一情理正回歸正常軌道,老百姓的平常心,恰是常態化反腐的最好回應。
治吏,沒有最嚴只有更嚴
不貪不腐,就是好官么?不一定。
有人把單位司機用成了“私人司機”,把辦公室超標建成“總統套間”,公務出差恨不得搞成公款旅游,這樣的確夠不上貪腐,但跟好官無疑搭不上邊。
于是,十八大之后,不單反腐動了真格,紀律和作風建設也絲毫沒有懈怠。八項規定一出臺,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車私用都成了敏感詞;四中全會提出“黨紀嚴于國法”,更是將紀律挺在了最前面;今年10月,被稱作“最全最嚴”黨紀處分條例發布,讓黨員不能心存僥幸,很多人感嘆“治吏,現在是沒有最嚴只有更嚴”。
對于正風肅紀,基層群眾的感受相當直觀。如今,不少單位已經從“領導一下班就坐車下館子”變成“在食堂也能看到領導打飯了”,員工對領導則從過去的“年節不送禮,心中忐忑”變成了“送禮時戰戰兢兢”再變成“再也沒人挖空心思送禮”。漸漸地,大家對嚴格的紀律和約束已“習以為?!绷恕?
不過,仍然有些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不把紀律當回事。11月24日,教育部對中國傳媒大學8名校、院領導做出處分,其中“超標使用公車”、“違規公款宴請”、“辦公用房嚴重超標”都是主要問題。每個月,中紀委官網還會曬出幾千人的“違反八項規定名單”——既然他們“習以為?!钡厝狈ψ月?,那么,大家自然會對他們栽跟頭的新聞“習以為常”。
改革,瞄準要害發力
若要為2015年挑選關鍵詞,“改革攻堅”一定是其中一個。
如同動手術,改革最難的便是從自己身上開刀。如果說之前的兩年,改革更多是在確定手術方案、做準備工作和初步治療,那么到了2015,改革已經進行到了正式實施“手術”階段,不少領域的“病變組織”被切除,并開始進入“鞏固、康復”階段。
從新聞報道的頻率和密度,可以直觀地感受到,今年已經落地或敲定的改革數量之多前所未有:比如“提速降費”,盡管離用戶的期待仍有差距,但至少困擾大家多年的“高漫游費”、“流量清零”等問題在不到一年時間就有了較大進展;比如二孩政策、比如股票發行注冊制,這些改革你提我提大家提,但長期以來或是牽涉復雜利益、或是各方觀點不一、或是改革難度巨大而擱淺,不過最終,都在這一年里有了消息。
除此之外,新的突出問題也迅速得到重視并提上日程:股災給投資者帶來風險,指數熔斷機制之后僅半年就出臺;手機約車軟件的崛起在便捷乘客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國家便很快開始了改革意見的征集。如今,“超乎尋?!钡母母铮诶习傩招闹幸呀洺闪顺B。
強軍,一切圍繞能打仗、打勝仗
很多老百姓發現,強軍這事越來越靠譜了。
此前,當谷俊山、徐才厚等軍老虎先后被曝光時,很多老百姓對這支已多年沒經歷戰爭的軍隊產生了深深的疑問:中國軍隊還有戰斗力嗎?還能不能打仗?萬一有戰爭能打贏嗎?三年來,習近平用實際行動回應了這些擔心。
軍中強力反腐不僅打掉了徐才厚、郭伯雄等巨貪,更多次集中公布了40余名高級軍官被查情況。這種做法鼓舞了一線官兵,也令社會開始對軍隊有了信心。
與此同時,在“真練打仗、真敢打仗、真善打仗”的要求下,軍隊官兵的血性擔當意識和務實態度正在回歸,過去那種“紅軍一打就勝、藍軍一打就潰”的問題大為改觀,訓練難度不斷加大。2015年,從三大艦隊齊聚南海對抗演練,到“跨越2015—朱日和A”演習,再到空軍今年以來4次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無一不是聚焦能打勝仗。
為打造精銳之師,習近平今年還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這一舉動無疑將進一步優化規模結構和部隊編成,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此后不久,今年的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還提出,要“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人們熟知的七大戰區將面臨大的調整。
從軍中反腐到強化演練,再到裁軍、調整戰區,軍事改革已邁出堅實步伐,老百姓對中國軍隊的信任和信心加速重建。
外交,敢作敢為敢于擔當
中國外交只有“韜光養晦”?習近平用實際行動表明,絕不止于此,更要“有所作為”。
大國外交,有大戰略。2015年,世界上恐怕沒有哪國領導人比習近平更忙碌。這一年,他用了42天時間,8次踏出國門,出訪四大洲10個國家,參加9次國際會議。這期間,習近平繼續深耕亞太外交,通過頻繁訪問使與亞太國家的關系迅速升溫,并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鞏固周邊外交。與此同時,中國主場外交2015年同樣亮點頻出。在國內,習近平今年以來和來自40多個國家的外國領導人進行了會晤,取得豐碩成果。
在捍衛國家利益方面,中國也在勇于作為。過去三年,在處理與日本、菲律賓等國的爭端時,習近平一改往日簡單回應的方式,采取了包括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粘B化巡視釣魚島、進行南海島礁建設等強硬舉措,維護海疆主權。尤其是今年9月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閱兵,不僅再次明確中國對二戰歷史問題的堅定立場,而且取得閱兵外交的巨大成功。
從大國外交到捍衛主權利益,三年來,老百姓對中國展現的“敢作敢為敢擔當”的大國姿態也已習以為常。習近平掌舵的外交航船,正加速駛向大格局、大視野。
經濟,速度不再是一切
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又恰逢全球經濟低迷期的中國經濟,不可避免要面對增速放緩的趨勢。習近平上任起就面臨這一現實。
淡定、坦然,是習近平表現出的態度,正是這一態度讓民眾對經濟數據少了恐慌,多了份“習以為常”。事實上,與過去十年中動輒兩位數的GDP增速相比,如今7%左右的增速不算高,但在世界上仍居前列。同時,這三年來,中國經濟走出自己的風格,在“新常態”下,不再唯GDP論英雄,而是理性看待經濟增速,不死守某個點。
過去,當經濟增速放緩,政府更傾向于從需求端入手,通過粗放的刺激來實現總量的寬松。這一做法類似于西醫療法,遇到問題靠吃猛藥,打抗生素。這樣做見效雖然快,可時間長了免不了積累副作用。如今采取的,則是不搞強刺激、大調整的“中醫療法”——面對經濟下行,從病根上著手,用提高自身免疫的方式“開渠引水”、優化結構、化解過剩產能,從供給側進行改革,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向轉型要未來。雖然這個蝶變的過程注定伴隨著陣痛,但只要方向正確就不怕路遠。
以后的日子里,“不一樣”的習近平,相信還會帶給我們更多的“不一樣”,并最終讓我們“習”以為常。這樣的“習”以為常越多,中國的未來就越有希望。
標簽 習近平治國理政-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唐艷飛
-
最新聞 Hot
-
美高官:伊朗“即將”空襲以色列
-
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
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
歐盟想“邊打邊談”?
-
“超40家外航正在使用”,美官方發警告
-
“誰殺死特朗普我就給誰15萬美元”,他拒不認罪
-
斥資80億元打造上海薈聚,宜家母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毋庸置疑
-
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女主播喪生
-
“聯大應建議對于以色列動武”
-
“面對中國,歐洲不能學美國”
-
他離任前一天仍在挑事:土耳其不應參與中巴倡議
-
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
以軍開會照曝光:他的頭像被打“ ?”
-
石破茂實現“亞洲版北約”第一步?中方回應
-
特朗普的“黑暗演講”:他們將強奸、搶劫、盜竊、掠奪和殺害美國人
-
“只因對華合作,我遭網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單’,一下回到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