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妮妮:女司機反思女司機 利維坦在公路上
關鍵字: 成都被打女司機成都被暴打女司機成都女司機被打視頻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機成都男司機打女司機【“成都男司機暴打女司機”的視頻曝光后,事件可謂一波三折。女司機不斷變道且碾壓實線的視頻曝光后,遭到被人肉,其母稱女司機別車是因為急著去搞一個慈善機構更是“火上澆油”。據昨日媒體消息,成都被打女司機道歉了。“《致歉信》是女兒這幾天反省后親自寫的,并沒有找人代寫。”女司機的父親告訴記者,這封《致歉信》寫完便交給了律師,以后的事情也全部交給律師處理。】
什么是和平年代的戰場?有人說是足球場。別給自己貼金了,真心的,和平時代的戰場當然是公路。足球是不會傷及性命的——一般來說,而公路在每一個一般性的時刻都是性命攸關,是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但這卻是經常被忽略的一點。
因為某個公共事件,觀察者網某君對我說,最近女司機這么火,你要不要作為女司機寫點什么。雖然我的確是女,兼司機,但卻很難回應某君的這個要求。因為首先眾所周知,這個公共事件早就脫離了公路上的沖突本身,觀眾的興趣也已轉向了與將糾紛本身無關的其他領域。其次,“作為女司機”這個修辭有“共性”的涵義,但是,坐騎為十萬元代步車的我,與擁有豪華座駕的女司機有何共性?查了一下違章記錄,平均一年兩三次還算過得去,與有二十次違章記錄的司機有何共性?事實上,女性不會因為都駕車就在公共事件中處在同一立場,就像男性不會因為都駕車就在公共事件中處在同一立場上一樣。
成都被打女司機授權南都獨家發布道歉信
但是,“女司機”這個概念的誕生也許可以放到“公路是和平年代的戰場”這個框架下來理解。
在我的記憶中,最早聽到“女司機”這個詞要追溯到近三十年前,當時有一趟經常乘坐的公交路線,在這個以地形妖嬈而著稱的山城里,這個路線又以路況復雜而見聞,但這趟公交車——還頭頂汽油貧乏年代的天然氣大包——則一貫享有風馳電掣又穩定安全的口碑,而家長中也流傳著都市傳說:這條路線全是女司機。那個時代的“司機”還是一個技術含量和收入都相對較高的專業性工作,家長們的“女司機”傳說似乎有一點點獵奇趣味,但也沒有那么不可思議,畢竟在家長們所處的廠礦企業中并不乏這樣習以為常的例子。
而第二次聽到“女司機”作為一個集合概念出現,是在大約2005年的時候,在搭乘出租車去首都機場的路上,健談的出租車師傅在看見一個于車水馬龍中試圖掉頭的轎車后進行了如下表述(大意如此):“現在車多,駕照太好拿了,這些女司機哪里能上路!”
兩相對比,不難看出,盡管三十年前和二十一世紀初的“女司機”話語都帶有“不可思議”的感情,但前者是對“女司機”也能承擔專業工作的感嘆,而在后者中,“女司機”的增長和“汽車”的增長則共同構成了消費社會發展的象征符號。三十年間很多概念都有過類似的變化軌跡,比如“工人”,比如“大學生”。
在這個“女司機”內涵變化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到“公路”這個空間的權力形式的變化。在“女司機”尚且帶有贊許意味的年代,公路還并不是一個戰場。有限的公路和有限的車輛在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生產資料,“司機”和他/她們所代表的專業技術,加上“交警”和他/她們所代表的嚴格規則,構成了對日常公路運作的一元支配權力。“司機”們的個體性格千差萬別,但卻分享兩個關鍵的共性:專業訓練所賦予的對事故的恐懼;“單位”組織結構下對規則的執行。在這樣的狀況下,對“公路”空間管理實質就是對生產者的管理,是一種組織化、結構化的形態。司機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原本就屬于特定的組織,并將組織的行為模式帶入到公路上,從而形成道路上的秩序。
隨后,對私家車的消費改變了這種公路上的權力/權利形式,車輛從普遍意義上必需的生產工具,轉變為大眾提升生活舒適度的配件。對于“開放”的后發國家大眾而言,私家車——用所謂的規范語言,特指“小型客車”——不僅具有實用意義,也具有精神上的價值。
在所有的“小型客車”廣告中,我們很容易看到諸如以下的場景:一個滿臉寫著我是成功人士的中老年男性駕車奔馳在湖光山色之間,旁白再一句類似“成功不是金錢而是行走的自由巴拉巴拉”一類的話;或者一位襯衣外罩尖領毛衫的男士帶著全家在溫暖的陽光中穿過一排綠蔭籠罩中3D建模的獨棟住宅;或者一位帥氣小哥在無人的馬路上超速行駛突然前方拐角鉆出一車小哥急剎乃見對面車上下來一位穿著高跟鞋——嗯,開車沒換鞋——的美人對他嫣然一笑;如此等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66“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07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