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當初,給小費也是件特別不美國的事兒
關鍵字: 美國小費制度美國以前沒有小費制度小費制度美國何時引進小費制度小費該給小費嗎?當年,很多人——像愛默生、馬克·吐溫等,都極力反對小費制度,如今餐館放棄小費制度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悠久的傳統。
紐約一家餐館的老板丹尼·邁耶在餐館里禁止給小費,加州柏克萊的餐館老板安德魯·霍夫曼、約翰·帕魯思卡也加入無小費餐館的行列,這使得小費又變成近期頭條。
但其實該話題從未淡出人們的視線。
南北戰爭后,小費制度開始在美國流行
在美國餐飲業,要不要給小費仍然是爭論時間最長、最令人不快的話題之一。
南北戰爭后,小費開始在美國流行,它曾被視為“民主的乳腺癌”、“馬屁精主義”及“憐憫的粗暴化身”等。但最常聽到的反對聲認為它是“令人厭惡的反美形式”。
很多人厭惡小費制度,認為它是中世紀的領主-農奴習俗。同時小費也被指責為鼓勵奴性,貶低美國民主、清教徒價值觀以及反貴族道德。歐洲移民涌入美國后,與之相伴的是這一可悲的習俗。但事實上,始作俑者是像亨利·詹姆斯小說人物的美國游客,他們學來歐洲的餐館條約,將這些條約帶回了美國。
美國著名作家演說家馬克·吐溫反對小費制度
在詹姆斯1897年創作的小說《梅西的世界》中,6歲的梅西和英國繼父在法式咖啡廳中吃早餐。她看著服務生“拿過‘小費’,懦懦縮縮,禮貌地說著謝謝,從克勞德爵士手中接過來。”很明顯,小費這個詞加了引號,表明這點對梅西來說以前沒見過,對詹姆斯的美國讀者來說也是一樣。
而對歐洲來說,歐洲人對美國富人多付小費、搞垮小費制度感到很氣憤——不僅僅在鍍金時代,就是現在情況也是一樣。根據克里·塞格瑞夫的《小費:美國社會酬金的歷史》一書,上世紀八十年代,保守派思想家威廉·巴克利小給他租用城堡中的員工留下巨額的propina(西班牙語,中文譯為小費)。他用西班牙語來代替小費,他的兒子解釋道,“因為畢竟是金錢嘛,最好不要直接的說出來。”
美國反對小費的名人中包括大富豪約翰·洛克菲勒和安德魯·卡內基,他們對小費很吝嗇,還有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他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有時,我也會屈服,給一美元小費,但是這一美元非常邪惡,未來總有一天,我會鼓起勇氣不給小費。”1901年《芝加哥先驅報》評論對馬克·吐溫不愿意給出租車司機小費的行為表示祝賀,并夸張地說,如果他有生之年能廢除小費制度,這項成就將超過其所有作品,贏得公眾無比的感激。
服務員和搬運工只有給小費才服務,為此公眾長期忍耐,怨聲不斷,只能受其擺布。菲茨杰拉德1920創作了一部小說,名叫《人間天堂》,小說中有位年輕的妓女,她對服務生的這種態度進行了總結,在賓館中被捉奸在床時,她生氣地說:“亞力克沒給服務生小費,我猜,肯定是這個小雜種告的密。”
1915年,廢除小費運動進入火熱時期。當時,愛荷華州、南卡羅來納州和田納西州3個州通過反小費法,加入華盛頓州、密西西比州和阿肯色州的行列。不久,喬治亞州緊隨其后。但1926年,這些反小費法案都被廢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給小費已經蔚然成風,再反對也是徒勞。
小費還帶有種族色彩。塞格瑞夫寫道“在早期關于小費的討論中,階級、種族及性別都是重要部分”。他引用了記者約翰·思彼得1902年的文章稱,“黑人當然會收取小費,所有人都這么認為——那是他們低賤的象征。但是給白人小費,我覺得很尷尬。”
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本杰明·蒂爾曼是個狠毒的種族隔離主義者,他的銅像至今都立在州議會大樓外。1907年,他在一家奧馬哈酒店給了黑人搬運工小費,成為當時的頭條。這名搬運工此前曾聽過蒂爾曼吹噓說,從不給黑人小費,于是他諷刺地將此事告訴了記者,還說他真想把這25美分制成手鏈。“蒂爾曼給黑人小費”立刻登了《紐約時報》的頭條,下面就是一條社評,關于“旅游者被迫成為黑人們的財富之泉”。
小費甚至還是選舉議題,塞格瑞夫寫道。威廉·霍華德·塔夫特1908年競選總統時,為自己從未給過理發師小費而感到自豪。他甚至被譽為“反小費運動的保護神”。現在,一些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正宣傳要提高最低工資標準——該議題過去及現在都是小費爭論的核心。
現如今,問題的癥結在于服務員的工資太少,使他們不得不依賴于小費收入。這一原因被工會成員史密斯納入1919年的《調酒師和服務員》中,該書是關于餐館和酒店員工的行業雜志。他說,服務員被指責為“貪財”,很不公平,事實是“服務員并不是小費制度的創造者,而是受害者。”
史密斯參照了1916年很流行的一本反小費的書,名叫《對美國給小費習慣的研究》,由威廉·斯科特所著。斯科特的文章公開批評,數以百萬計從小費中掙取收入的美國人罹患了“道德的弊病”。
但是史密斯尖刻地指出,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長期遭受痛苦的公眾”,而很少關注“長期煎熬的服務員”。他說,小費這種不公平的制度逼迫服務員“在最艱難的情況下,學習強顏歡笑的技術”——皺眉苦臉雖然合法,但卻得不到小費,還會失掉工作。這對于黑人服務生來說更加艱難,他們的工資往往比白人工資還要低。
現在,美國餐桌上仍然流行給服務生小費
在紐約布朗克斯區短住的那段日子,俄羅斯革命家列夫·托洛茨基曾因拒絕給服務生小費而遭到報復,后者把湯潑在他身上。他認為小費制度會讓資本家也就是餐館老板脫身。如果服務生有很體面的薪水的話,他說,小費不久就會夭折。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反對小費的呼聲減弱。“最終,小費在美國根深蒂固的程度,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塞格瑞夫寫道。
1942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服務生對小費有專屬權,雇主不得強迫他們與廚師分享薪資。
1966年,美國國會推出一個新概念,稱為“小費所得”。該制度允許雇主支付雇員最低的薪資標準,工資其余部分由顧客的小費構成。這也就是為什么,直至今日,收小費雇員的聯邦最低工資只有每小時2.13美元(約13.74元)。
小費仍然是個分歧較大的話題。很多在高檔餐廳的服務員喜歡小費制度,因為這意味著高薪資——但對于那些長期在餐車、低端餐館勞累打工的人來說,要養家糊口很難。像加州伯克利艾麗斯·沃特手下著名餐廳潘尼斯之家(Chez Panisse)這樣的無小費餐廳,它們有包括廚師在內,針對全體員工固定的服務費。但結果是,服務員得到的不多,而原本往往收不到小費的后臺人員卻獲取更多。
諷刺的是,盡管美國收小費的習俗來源于歐洲,但像法國這樣的國家早已結束小費制:15%的服務費會自動添加到賬單中,顧客不用再付小費。這樣一來,剛來美國參觀的法國學生會像詹姆士筆下的梅西那樣,看到賬單下方的小費時,覺得很驚訝。
(觀察者網嚴南譯自美國公共廣播網)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嚴南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