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米爾斯海默:前方的黑暗——烏克蘭戰爭將走向何方
后果
缺乏可行的和平協議將會產生各種可怕的后果,比如,在可預見的未來,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關系很可能依然充滿強烈的敵意和危險。雙方將繼續妖魔化對方,同時努力最大限度地給對手帶來痛苦和麻煩。如果戰斗繼續下去,這種情況肯定會普遍存在;但是,即使戰爭變成一場凍結的沖突,雙方的敵對程度也不太可能有太大的變化。
莫斯科將尋求利用歐洲國家之間現有的裂痕,同時也努力削弱跨大西洋關系以及歐盟和北約等關鍵的歐洲機構。鑒于這場戰爭已經并繼續對歐洲經濟造成損害,鑒于歐洲對烏克蘭永無休止的沖突前景越來越不抱幻想,鑒于歐洲和美國在對華貿易上的分歧,俄羅斯領導人應該能夠找到在西方制造麻煩的沃土。
這種干涉自然會加劇歐洲和美國的恐俄情緒,讓糟糕的情況雪上加霜。
就西方而言,它將繼續對莫斯科實施制裁,并將雙方的經濟往來保持在最低水平,所有這些都是為了損害俄羅斯的經濟。此外,西方肯定會與烏克蘭合作,幫助在俄羅斯從烏克蘭手中奪取的領土上制造叛亂。與此同時,美國及其盟友將繼續對俄羅斯采取強硬的遏制政策,許多人認為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以及在東歐部署大量北約部隊將強化這一政策。
當然,西方將繼續致力于將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納入北約,即使這不太可能發生。最后,美國和歐洲的精英們肯定會繼續熱衷于推動莫斯科政權更迭,并讓普京因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受到審判。
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關系不僅會繼續惡化,而且還會變得更加危險,因為核升級以及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大國戰爭的可能性始終存在。
7月13日,烏克蘭首都基輔遭俄軍無人機與巡航導彈襲擊。圖自路透社
烏克蘭的毀滅
在去年戰爭開始之前,烏克蘭就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和人口問題。
自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烏克蘭遭受了可怕的破壞。世界銀行調查了戰爭第一年的事件,宣布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給烏克蘭人民和該國經濟造成了難以想象的損失,2022年烏克蘭的經濟活動萎縮了驚人的29.2%”。不出所料,基輔需要大量外國援助來維持政府運轉,更不用說進行戰爭了。此外,世界銀行估計烏克蘭的損失超過1350億美元,重建烏克蘭大約需要4110億美元。報告稱,貧困人口“從2021年的5.5%增加到2022年的24.1%,使710多萬人陷入貧困,并使發展倒退了15年”。
城市被摧毀,大約800萬烏克蘭人逃離自己的國家,約700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聯合國已確認8490名平民死亡,而且認為實際數字“要高得多”。
毫無疑問,烏克蘭戰場上的傷亡人數已經遠遠超過了10萬。
烏克蘭的未來看起來極其黯淡。這場戰爭沒有任何結束的跡象,這意味著更多的基礎設施和房屋被毀壞,更多的城鎮被毀壞,更多的平民和軍人死亡,以及對經濟造成更大的損失。不僅烏克蘭可能會被俄羅斯奪取更多的領土,而且根據歐盟委員會的說法,“這場戰爭讓烏克蘭走上了不可逆轉的人口下降之路”。
更糟糕的是,俄羅斯人將會不遺余力地讓殘存的烏克蘭遭受經濟疲軟和政治不穩定。持續的沖突還可能助長腐敗這一長期以來的嚴重問題,并進一步加強烏克蘭的極端主義團體。很難想象基輔會達到加入歐盟或北約的必要標準。
結論
很明顯,俄烏沖突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不太可能很快結束,即使結束,結果也不會是持久的和平。簡單說說西方是如何陷入這種可怕境地的。
關于這場沖突的起源,傳統觀點認為,普京在2022年2月24日發動了一場無端的攻擊,其動機是他建立一個大俄羅斯的宏偉計劃。據說,烏克蘭是他打算征服的第一個國家,但不是最后一個。但是,正如我在許多場合說過的那樣,沒有證據支持這一論點,事實上,有相當多的證據直接反駁了這一論點。
毫無疑問,這場軍事沖突爆發的最終原因是西方的決定,我們談到西方主要指的是美國,西方的決定讓烏克蘭成為俄羅斯邊境的西方堡壘。該戰略的關鍵要素是讓烏克蘭加入北約,這一舉動不僅被普京,而且被整個俄羅斯外交政策機構視為必須消除的關乎生存的威脅。
人們常常忘記,許多美國和歐洲的決策者和戰略家從一開始就反對北約擴張,因為他們明白俄羅斯人會將其視為威脅,而這一政策最終會導致災難。反對者名單中包括喬治·凱南(譯注:George Kennan,美國駐前蘇聯和前南斯拉夫大使,美國“遏制政策”的鼻祖,《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稱他為“冷戰時代的頂級戰略家”、“構筑美國外交政策的圈外人”)、克林頓總統任期的國防部長威廉·佩里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約翰·沙利卡什維利、保羅·尼采(譯注:Paul Nitze,美國強硬派高級官員,曾在多屆美國政府中參與冷戰政策的制定,他將喬治·凱南的“遏制政策”軍事化)、羅伯特·蓋茨(譯注:Robert Gates,前美國中情局局長、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譯注:Robert McNamara,美國政治家,曾任美國國防部長和世界銀行行長)、理查德·派普斯(譯注:Richard Pipes,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蘇俄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和杰克·馬特洛克(譯注:Jack Matlock,美國資深外交家,末任駐蘇聯大使,是里根政府制定對蘇政策的重要顧問)等等。
2004年4月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北約峰會上,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都反對布什總統讓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計劃。默克爾后來表示,她的反對是基于她認為普京會將其解讀為“宣戰”。
當然,北約東擴的反對者是對的,但是他們輸掉了斗爭,北約東進,這最終激怒了俄國人,他們發動了一場預防性戰爭。如果美國及其盟友在2008年4月沒有讓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計劃,或者在2014年2月烏克蘭危機爆發后,他們愿意考慮莫斯科的安全擔憂,今天在烏克蘭可能就不會有戰爭,其邊界也會像1991年獲得獨立時一樣。西方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它和許多其他國家都還尚未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 原標題:約翰·米爾斯海默:前方的黑暗——烏克蘭戰爭將走向何方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烏首都發現5枚自制炸彈,中使館發安全提醒
2023-09-15 07:15 非洲之窗 -
美國總統拜登之子亨特被控三項刑事罪名
2023-09-15 06:56 美國政治 -
“俄戰機飛行員誤解指令,差點擊落英偵察機”
2023-09-14 23:03 不列顛 -
上海市長龔正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
2023-09-14 22:54 中美關系 -
俄羅斯宣布驅逐兩名美國外交官:招募俄公民作線人
2023-09-14 21:54 俄羅斯之聲 -
“歐盟這么針對中國電動車是玩火”
2023-09-14 21:30 觀察者頭條 -
國際會議上美外交官稱“俄羅斯會重蹈普里戈任命運”,俄方抗議
2023-09-14 21:28 俄羅斯之聲 -
烏方稱在克里米亞地區摧毀俄軍S400防空系統
2023-09-14 20:44 烏克蘭之殤 -
他批西歐國家“虛偽”:對中國這事,他們不明說
2023-09-14 18:29 一帶一路 -
“搭乘中國飛船,委內瑞拉將把航天員送上月球”
2023-09-14 18:20 中國-拉美 -
“9個嫌不夠,美軍可能‘應邀’進駐菲律賓的更多軍事基地”
2023-09-14 17:08 南海局勢 -
墨西哥擴大多種工業品關稅影響中墨貿易?中方回應
2023-09-14 17:06 中國-拉美 -
商務部:美方限制對華出口芯片相關措施,割裂全球半導體市場
2023-09-14 16:48 中美關系 -
日本新外相就對華關系表態
2023-09-14 16:13 中日關系 -
盧卡申科將與普京舉行會談
2023-09-14 15:56 -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將與王毅舉行會談?外交部回應
2023-09-14 15:34 中國外交 -
基輔被警告:西方已經有放棄的苗頭
2023-09-14 15:26 烏克蘭之殤 -
為應對中國?美軍開始砍樹了
2023-09-14 15:09 中美關系 -
他炒作“后冷戰秩序已終結”:中國越來越有力量了
2023-09-14 14:32 中美關系 -
馬斯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是美國“阻止統一”
2023-09-14 13:58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