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華龍:隔離墻的另一邊——記約旦河西岸希伯倫之行
關鍵字: 約旦河希伯倫耶路撒冷三千年巴以沖突【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梅華龍】
一、中以民間關系升溫背景下我國對巴勒斯坦的支持立場
近幾年來,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蔓延到各個地區,許多一度安定和平的國家和地區也變成了教派紛爭、宗教極端勢力、西方勢力干預的犧牲品。在新聞媒體上,熱點層出不窮。從敘利亞內戰到“伊斯蘭國”,從也門內戰到最近沙特的內外沖突,讓任何對這一地區感興趣的朋友們都目不暇接。在此背景下,幾十年來中東地區的一個主要矛盾、熱點問題,幾乎已經被大家慢慢淡忘了——這就是巴以沖突。
當然,對于美國輿論界而言,巴以問題在美國國內政治和選舉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力,親猶、親以社團也會持續影響美國政府的政策和立場。特朗普上臺后一改奧巴馬政府批評以色列在西岸建設定居點的態度,多次公開支持以色列。
有消息稱,12月初特朗普有可能再次推遲有關將美國使館遷往爭議地區耶路撒冷的提議,但與此同時,特朗普卻可能史無前例地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盡管他有可能不會使用“統一、不可分割的耶路撒冷”這種完全否定巴方對耶城訴求的用詞。
美國對以色列和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支持有較強的歷史傳統,需要斟酌和討價還價的只是具體舉措的細節。而巴勒斯坦人民的聲音、對巴勒斯坦的支持,在美國及許多西方官方乃至民間話語中,仍然是非主流的聲音。
“圣殿山”——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共同圣地
然而,雖然西方世界或許已經慢慢淡忘了曾經中東矛盾的另一個主角,但中國官方卻在這一個時期多次表態,公開、一貫地表達了對巴勒斯坦的支持。歷史上我國一直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為取得民族解放而進行的努力。早期巴解組織也有一定的左翼社會主義運動背景。在巴勒斯坦1988年宣布獨立后,中國很快承認了巴勒斯坦國。
近兩年,我國更是多次在巴以問題上表明立場。幾天前,聯合國舉行“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紀念大會,習近平主席向大會發了賀電。
此外,去年初我國領導人訪問中東、今年7月巴勒斯坦領導人訪華以及王毅外長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講中主動提到巴勒斯坦議題,這些只是我國近幾年針對巴以問題發聲里面級別較高的幾次。
在這幾次表態中,中國表示支持巴以和平進程,反對以色列繼續建定居點,支持巴勒斯坦建立以1967年戰爭前邊界為領土、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國家,并指出巴勒斯坦議題已經被聯合國擱置了七十年,不應再被進一步邊緣化。在西方輿論眼中,中國關于 “67年戰前邊界”、特別是“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這兩點表態,可以說力度很大。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國近幾年來和以色列民間關系似乎升溫很快,筆者第三次來到巴以地區,明顯感覺到中國游客比七年前第一次過來時翻了幾番。盡管以色列媒體和大眾的價值觀在西方陣營一方并對我國的政治和社會發展仍然了解較少、成見頗多,但以色列在我國民間的好感度卻得到了大幅提升。曾經貼在以色列身上的“占領軍”、“戰亂”、“壓迫”等標簽被“創新”、“旅游”、“圣地”所替代,許多我們過去耳熟能詳的立場和態度,似乎一點點都被扭轉了。
無疑,我國一直致力于與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都不是例外,而全世界的阿拉伯民族和猶太民族大多也和我國人民保持著源遠流長的友誼。而在此前提下,特別在中以民間關系熱絡的背景之下,我國官方對巴以問題的表態和對巴勒斯坦堅定而一貫的支持,就更值得我們民間關注和理解。
在這里,我們不將討論的話題擴展到一帶一路和我國與中東、中亞整體關系的大背景,也暫且不談美以關系、以色列與我國某些鄰國之間的一些交往是否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我國與巴、以的互動。
我們不妨回到原點,回到十年前、二十年前新聞聯播中我們最熟悉的某些新聞熱點地區,回到“占領”、“定居點”這些我們曾經耳熟能詳的名詞身上,回到我國聲明中的“67年戰前邊界”之內,來看看現在的巴以到底是什么樣子。在這里,我們將有機會更生動形象地理解我國立場在戰略考量之余的現實依據,以及我國在此議題上的立場能反映出的國際責任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韓京霏
-
以新防長放話:喘息?沒門 評論 16為避免海外“相殘”,這些中企正在行動起來 評論 35涉華問題,歐洲三大芯片商罕見集體發聲 評論 117特朗普又要退?“大家都看向中國” 評論 141“共和黨拿下眾院,特朗普將擁有超級執政權力” 評論 210最新聞 Hot
-
怕特朗普再次阻撓?WTO想“提前任命”這個重要職位
-
德國提前大選時間定了,“朔爾茨失去了德國人民的信任”
-
以新防長放話:喘息?沒門
-
特朗普又要退?“大家都看向中國”
-
涉華問題,歐洲三大芯片商罕見集體發聲
-
“忠誠、對華強硬”…又一批重要人選曝光
-
沙特王儲罕見發聲:這是種族滅絕
-
“共和黨拿下眾院,特朗普將擁有超級執政權力”
-
“反華急先鋒”將成美國國務卿?
-
他不清算了?
-
美國押注這條鐵路挑戰中國地位,但…
-
澳最新民調出爐,“人們看破了‘中國威脅’的迷霧”
-
日本政府回應這一幕:吃了感冒藥
-
評論運動員外貌,美國解說員被無限期停職
-
“俄羅斯與伊朗這一步,值得驕傲”
-
“特朗普還沒上任,美國在這里已落了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