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歐梵哈佛大學榮休教授,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
《史記》中,比《陳涉世家》更“剛”的是哪篇?
我們從《史記》中的大量人物傳記,可以看出太史公的用心所在:人,才是歷史的動力。至少,《項羽本紀》為我們設定了一個楷模。項羽生于亂世,雖然稱霸一時,但他無意成帝王之業(yè);劉邦(前256—前195)也生于亂世,但上天要他完成統(tǒng)一。[全文]
-
“黃金時代”是文學史的,不是蕭紅的
“至今世間仍有隱約的耳語跟隨我倆的傳說”,羅大佑的這句歌詞,同樣可以用到蕭紅身上。在香港導演許鞍華的電影《黃金時代》之前,關于蕭紅的聲音,多數只限于文學圈內部;但這部電影之后,各種喧嘩之聲,關于電影的、文學史的、情感的,一哄而上,幾乎到了“無處不蕭紅”的地步[全文]
-
李歐梵:失敗的價值是什么?
這么多年失敗的經驗讓我知道,我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上的成功,一方面是僥幸,一方面是所謂“天時地利人和”湊合在一起。人在一個漫長的過程中會開始反省,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敗。有一樣金科玉律免不了:沒有一連串的挫折和失敗,你的成功都是虛的。我沒有看過一個馬上成功的例子,即使有,那個成功的人到了晚年也會感到空虛的。愛爾蘭劇作家、現代主義荒謬劇大師薩繆爾·貝克說過一句話:再試一次,再失敗一次,失敗得好一點。當你發(fā)現越失敗越好的時候,你就成功了,這是我得到的一個教訓。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