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供給側改革 不應照搬西方理論
關鍵字: 十三五4萬億凱恩斯主義供給主義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供給側擴大總需求必須以投資為主,有效的投資是補短板
第三個看法,在穩(wěn)增長,適度擴大總需求的措施當中,到底是應該以消費為主還是應該側重在投資方面,前段時間國內有很多的爭論。
過去有一種看法,就是把我國過去的增長方式稱為是投資拉動的經(jīng)濟增長方式,并認為這種增長方式是不可持續(xù)的。也有不少學者把我們當前的經(jīng)濟困難歸結為2008年的4萬億的后遺癥,認為以投資作為反周期的措施是不可行的。
這兩種觀點匯總起來,就是說中國應該改變以投資拉動經(jīng)濟增長的方式為消費拉動的經(jīng)濟增長方式。
我想說,消費很重要,消費是我們經(jīng)濟發(fā)展的目標,但是消費要能持續(xù)拉動經(jīng)濟增長,收入必須要不斷的增長。但收入怎么樣才能不斷增長呢?勞動生產力水平要不斷提高。如果說我們?yōu)榱舜碳はM,用國民收入分配的方式,或是用減稅的方式都只是一次性的增加收入,不能持續(xù)的提高收入增長。
要持續(xù)提高收入必須提高勞動生產力水平,或者降低交易費用。提高勞動生產力水平的前提是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產業(yè)不斷升級。生產力水平提高了以后產的東西多了,附加價值也提高了。但是在經(jīng)濟活動的過程當中,能夠實現(xiàn)多少價值取決于交易費用的多少。打個比喻,某個工廠的產品是冰塊,這個冰塊能實現(xiàn)多少價值,取決于消費者來買時還剩多少?所以要減少交易費用。
提高勞動力水平的技術創(chuàng)新、產業(yè)升級需要投資,減低交易費用的基礎設施的完善也是需要投資,所以政府擴張需求的措施當中,應該還是必須以投資為主。當然這個投資是必須能提高勞動生產力水平,或者是能降低交易費用的投資。
國內學界、輿論界有相當長的時間,一提到投資就將其等同于過剩產能,不是說投資不會造成過剩產能,如果在已經(jīng)產能過剩部門增加投資,那當然會加重過剩產能。但是如果投資在我們的短缺部門,這是在補短板(這也是我們明年的五大任務之一),為了補短板的投資是不會加重過剩產能的。
具體來講補短板的投資,比如僅制造業(yè)產品進口方面,2014年我們就進口了1.3萬億美元的工業(yè)制品,這些產品正是我們國內不能生產,或者生產較少,附加價值比較高,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產品。
如果在這些領域進行產業(yè)升級、進行技術方面的投資,是在補我們的短板的,這樣的投資不會造成產能過剩。而且會在國內形成有效的生產能力以后,增加我們的出口的。
大家也知道去年我們到國外旅游購物的花費大約有1000億美元,那也是我們國內自己不能生產,或者質量比較差。如果國內生產質量提高了,也是增加了我們的供給,并不會造成我們的產能過剩,只是減少了國外購買的量而已。
基礎設施也是一樣的,比如說北京和許多城市,地下管網(wǎng)還是短缺的。還有我們正處在城鎮(zhèn)化過程中,城鎮(zhèn)化其實也是一個短板,我們現(xiàn)在的城鎮(zhèn)化率只有54%,發(fā)達國家普遍是達到80%以上的。如果在城鎮(zhèn)化領域進行投資,人口的集中,規(guī)模經(jīng)濟的不斷形成,那是可以提高效率的。這方面的投資也是不會加重產能過剩的。
我們現(xiàn)在過剩產能部門主要在什么地方?大部分是在建筑行業(yè),鋼筋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等。這些建筑行業(yè)產能過剩的原因很清楚,過去我們平均每年的GDP增長率是9.7%,現(xiàn)在降到7%左右,必然有30%的產能過剩會出來。
但是這個過剩產能有多少?又決定于我們下一步的投資有多少?如果我們投資多了,那些建筑領域的過剩產能就少了;我們要是投資減少了,這類建筑領域的過剩產能就多,我想這是必然的。
所以認為投資會增加過剩產能的觀點是不妥當?shù)?,恰恰相反,只要這個投資是用來補短板,提高我們的勞動生產力的,滿足我們國內現(xiàn)在自己不能生產的產品需求,或者是降低交易費用的,補足我們基礎設施瓶頸的,這種投資不僅不會造成過剩產能,而且是可以減少我們國內現(xiàn)有的過剩產能的。
投資沒有擠壓消費,相反投資跟消費正相關
反對以投資來拉動經(jīng)濟增長的觀點當中,有一種說法是,投資會擠占消費。持這種觀點的人是沒有放在動態(tài)的角度來看,如果投資是提高生產能力的,或者是降低交易費用,這樣的投資不僅不會擠占消費,而且可以提高家庭收入,提高家庭消費水平的。我這里面可以拿一些具體的數(shù)字來說。
從1979年到2014年,我們平均每年的消費增長率是8個百分點,從1982年到2014年我們每年投資增長是21.2%。
投資擠占消費這個說法被提出來的背景是,2003年國際經(jīng)濟出現(xiàn)不均衡,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我們推行了4萬億的刺激政策,投資增量非常迅猛。于是很多人就說我們投資太多,出口太多造成國際不均衡以及國內的產能過剩,還批評說這個體系維持不下去了,因此為了自己國內的經(jīng)濟穩(wěn)定,以及對國際經(jīng)濟的穩(wěn)定,中國必須放棄高投資、高儲蓄,必須改成以消費來拉動經(jīng)濟增長,這是2003年以來,尤其2008年以后盛行的看法。
但是,實際情況呢?前面談到1982年到2014年我們平均每年的投資增長率是21.2%,2009年我們的投資增長是30.3%,那是4萬億的結果。
2010年和2011年的投資增長都是23.8%,2012年投資增長是20.3%,2013年的投資增長是19.1%,2014年的投資增長是15.3%。2011年以前的投資增長高于我們長期的平均增長,2012年以后的投資增長低于我們長期的投資增長。
那么我們再看消費增長,2009年的消費增長是9.8%,高于我們長期的消費增長,因為長期消費增長是8%。2010年的消費增長是9.6%,雖然2010年的投資增長23.8%高于長期的平均增長21.2%,但是消費增長9.6%同樣是高于長期的平均消費增長8%的。
2011年我們的消費增長是11.0%,這也是高于長期的平均增長,雖然2011年的投資增長23.8%也是高于長期平均增長。
反過來當我們的消費增長低于長期的平均增長,比如說2013年投資增長只有19.1%,2014年只有投資增長只有15.2%,但是我們2013年的消費增長只有7.3%,低于長期的平均增長,2014年消費增長只有7.2%,同樣低于長期的平均增長。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你會發(fā)現(xiàn),反而是投資增長快的時候消費增長快,投資增長慢的時候消費增長慢。
一般老百姓關心的不是消費占GDP的比重是多少,一般老百姓關心的是消費的增長,今年的消費跟去年的消費比增長了多少,明年的消費跟今年比增長了多少。
為什么投資增長和消費增長的關系是這樣呢?其實只要投資增長是有效的,有效的投資會創(chuàng)造價值,而且會提高勞動生產力水平,就業(yè)增加了,勞動生產力提高了,家庭的收入就能增長。家庭收入增長了消費就會增長。
反過來講,如果沒有投資,或者是投資下降,創(chuàng)造就業(yè)就少,對未來的就業(yè)和收入預期不好,而且勞動生產力的水平提高比較慢,這種情況下消費增長反而會變慢。背后的道理要講清楚,不能簡單的認為說投資就會擠占消費,必須要動態(tài)來看投資增長對現(xiàn)在和未來的就業(yè)和收入增長的影響。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蘇堤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31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56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89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64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6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shù)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tǒng)?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yè)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