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金融階段的馬云帝國能跳出歷史周期律嗎
關鍵字: 馬云馬云投資恒大許家印足球阿里巴巴互聯網收購擴張凱恩斯互聯網金融石柱:
以下來自騰訊科技2014年6月6日專稿,原題《阿里瘋狂并購燒錢80億美元,錢從哪里來?》,作者雷建平。
6月5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與恒大足球俱樂部負責人許家印宣布,阿里將向恒大方面支付12億元,并持有恒大足球俱樂部50%股權。
“從今年1月份我就開始忽悠他,有很多快樂,你不進來你不知道足球的快樂”,許家印表示自己確實一直在勸說馬云進入足球領域。馬云也表示,“投資足球就是投資快樂”。
不過,據熟悉馬云的人士透露,此番阿里巴巴投資恒大俱樂部絕非馬云喜歡足球那么簡單,在一定程度上更是一種向上的示好,為旗下支付寶等業務在金融領域擴張尋找安全邊界。
除了投資恒大足球俱樂部,最近兩年來阿里巴巴及其周邊公司一直在進行近乎瘋狂的投資,包括新浪微博、優酷土豆、高德、UC等互聯網公司相繼進入阿里巴巴陣營。
馬云酷愛太極,自然明白“得機得勢我順人背”的大道
尤其是今年3月到4月,阿里巴巴的動作更加狂野,文化中國、銀泰集團、恒生電子、華數等原本與互聯網關系不大的企業,也通過資本與阿里巴巴更緊密聯系在一起。銀泰董事長沈國軍透露,銀泰商業將與阿里合資成立平臺公司,銀泰將銀泰網資源注入,而阿里將投入10億元。
據騰訊科技不完全統計,過去兩年阿里體系相繼通過投資和并購花費掉的資金已超80億美元,不僅被喻為買下半個互聯網,更被指買下整個世界。一個好奇的問題是,圍繞著阿里巴巴生態展開的這一系列收購與阿里集團上市間又有何種聯系?阿里并購企業的這些資金從何而來?
騰訊科技獲悉,早在2013年4月,阿里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前夕,阿里巴巴就獲得9家銀行總計80億美元的貸款授信。這也是中國民營企業近年來獲得的來自海外銀行的最大規模授信。
提供貸款的這九家銀行分別是澳新銀行、瑞士信貸集團、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星展集團、匯豐控股有限公司、摩根大通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穗實業銀行。阿里集團這筆融資包括三部分,一筆25億美元的三年期貸款、一筆40億美元的五年期貸款以及一筆15億美元的三年期循環信貸安排。據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80億美元的貸款授信均為信用貸款,貸款條件寬松,沒有用任何實物做抵押。通常,這種信貸安排是基于銀團對貸款企業的信用實力所采取的授信計劃。在協定的有效期內,只要企業的借款總額未超過最高限額,銀行須滿足企業任何時候提出的借款要求,可以隨時在額度內提取使用,也可以提前歸還。
石評:
互聯網之所以被稱為“新經濟”,被寄予改造拯(cui)救(hui)傳統行業的厚望,最大的原因在于,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可以扭轉資本主義傳統玩法的新套路,有望擺脫被馬克思定義為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機宿命。但實際上,也許最深刻領悟了資本主義之道的巴菲特老濕可能說的才是真理:老狗學不會新把戲。有了馬云,也無法拋棄凱恩斯!
馬云被大量中國人認為是互聯網英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經歷傳奇,玩法總是出人意料但獲得了巨大成功。阿里集團是成功改造了中國傳統商業模式,締造電子商務玩法的公司,它早年的成功主要有兩大基礎:為中國外貿企業提供了有價值的服務,成功踏上了中國長達十幾年的巨大的順差繁榮列車;為國內大量個人賣家提供創(po)新(huai)式的免費電子商務平臺,搭上了中國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繁榮列車。所以你會發現,馬云是個人商業英雄的代表人物,卻不像有些大V那樣愛指責行政權力(除了金融領域,按下后表),因為他和阿里的成功除了創新,也是借到了高投資甚至“重復建設”的力,他酷愛太極,自然明白“得機得勢我順人背”的大道。
所謂的“勢”一旦成立,就有點像“云”,說虛幻但每時每刻高高懸在頂梁,說實在又摸不到抓不住。馬云的“勢”在兩處,一處在明,即話語權,他參股一個基金公司,那也叫“打破壟斷改造金融行業”,如此則反對者背同意者順;另一處在暗,即融資權,沒有實際的錢光打嘴炮收購不了實際的資產。
兩者相輔相成,沒有話語權,金主不會放任他長袖善舞,因為再傻的資金(其實都可精明了)其實也明白,阿里怎么可能輸出那么多技術和管理來整合五花八門的行業?這種說法簡直有點魔幻大片的色彩了。人家玩的就是“四兩撥千斤”,用的是借力打力的把戲,所以許家印掏了一億多買球隊,這把一下合伙做到了24億估值,過不多久就能扶搖上百億的規模。金主知道,其勢在上升時,估值會不斷上升,總有后頭的接盤俠跟進。
倒過來則更本質,沒有融資權話語權就成了鍵盤俠。有買賣才是真愛。在不斷的收購擴張之后,資本市場會清晰地描繪出“整合路徑”,阿里挾不可阻擋之勢把商業、物流、金融、文化、傳媒、體育等一一改造為“互聯網生態”。這個故事需要不斷有人信,信的前提就是資金不斷注入擴大估值,然后IPO后二級市場繼續漲。然后?然后你問我?你問問股市里的接盤俠們唄。
所以阿里對銀監會“干預互聯網金融”很憤怒,因為“云玩法”很介意的一點在于不能化雨落地,落地就看得出云里頭有多少水分。“云玩法”的重要前提是自己定義規則,只有規則自定義,才能想象空間無限大。
陳平老師前陣子發表的大作《新自由主義的警鐘:資本主義的空想與現實——評皮克提新書<21世紀的資本>》,我拜讀了數遍,他點出了這種玩法的宿命:實際還是“資本收益一直遠超勞動收益的歷史趨勢”!
在一些歷史片段,以及局部行業,人類出現過多次由于模式創新帶來的機遇,使得創新者獲取巨大投資報償率,似乎勞動收益遠遠大于資本收益,比如馬云等互聯網英雄創業中興的那段時期。但是,由于過高的投資收益會帶來大量資本投入和累積,當資本的分母大到一定時候,行業本身的收益一定不足以支撐原來的超額回報率,于是并購和擴張出現(別跟我扯什么整合改造,華爾街每個血淋淋的案例背后都是這幾個字),伴隨的是海外擴張尋求低成本資源和勞動力,以及投資報償率的不斷拉平攤薄,最后資本拋棄之尋求下一個高收益產業。
這樣的故事,我們在IBM、微軟、索尼身上看到過,也一樣會在GOOGLE、蘋果、阿里、騰訊身上看到,它們都在本國經濟的巨大飛躍過程中騰身而起創造神話,也都曾經被認為不可戰勝。但最后磨平它們棱角的無一例外的都是資本。巴菲特老濕也曾經談過:你能理解可口可樂曾經擁有電影公司嗎?伯克希爾真正開始投資可口可樂,是因為它決定關閉副業轉向全球市場,想象一下印尼有2億多干渴的人們吧!
陳平說:“斯密對資本主義真正的洞見,不是什么‘看不見的手’,而是‘分工取決于市場規模’。我們注意到市場競爭的實質不是價格競爭,而是市場份額競爭。壟斷企業獲取超額利潤的方法是用價格戰、專利戰、兼并戰等手段排除競爭對手,控制市場份額,然后控制市場的定價權。空想資本主義的理論基礎是假設兩人的平等對稱博弈,現實市場是多人的不平等不對稱博弈。市場贏家不一定是創新的企業家,很可能是投機的金融家。”
“投機金融”其實就是那朵云,古往今來,無論什么行業發家的大佬,從胡雪巖到馬云,到最后都會憧憬銀行式的金融家結局,因為世界上只有無限大的銀行,沒有無限大的互聯網生意。當然他們的個人結局會有巨大不同,因為他們的歷史周期完全不同,這一點,又要致敬“得機得勢”的太極大道。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最新聞 Hot
-
美高官:伊朗“即將”空襲以色列
-
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
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
歐盟想“邊打邊談”?
-
“超40家外航正在使用”,美官方發警告
-
“誰殺死特朗普我就給誰15萬美元”,他拒不認罪
-
斥資80億元打造上海薈聚,宜家母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毋庸置疑
-
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女主播喪生
-
“聯大應建議對于以色列動武”
-
“面對中國,歐洲不能學美國”
-
他離任前一天仍在挑事:土耳其不應參與中巴倡議
-
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
以軍開會照曝光:他的頭像被打“ ?”
-
石破茂實現“亞洲版北約”第一步?中方回應
-
特朗普的“黑暗演講”:他們將強奸、搶劫、盜竊、掠奪和殺害美國人
-
“只因對華合作,我遭網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單’,一下回到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