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紀蘇:三十年舞臺后面的事 知識分子了解多少
關鍵字: 黃紀蘇陶慶梅戲劇研究小劇場戲劇當代小劇場三十年小劇場大社會實事求是知識分子中國戲劇【本文為黃紀蘇為《當代小劇場三十年》一書所做序言,感謝作者惠賜觀察者網。該書的寫作建立于陶慶梅多年來在小劇場一線參與工作的經驗基礎之上,為我們打開了都市社會多個角落的新面向。黃紀蘇先生的文章則超越就書論書,有感而發,觸及今日中國知識界的“人情物理”。】
記得十三年前有次去哪兒開會,電梯里進來位黑黑的姑娘,像童話小兒書里的什么角色,又像是電視主持人魯豫剛從赤道采訪歸來。遐想之際忽聽有人叫“黃老師”,我環顧一圈發現電梯里沒第三個人,便連忙答應,當時聊了幾句,想必是戲劇之類。
小陶和我同屬社科院,她在文學研究所,小小年紀,就已經是博士了。1980、1990年代的女博士們付出性別,收獲文憑,幾乎成了呆板枯燥的同義詞,隨便拉出一位都能給鋼板、干燥劑或絕緣材料做廣告代言。一般人,除非工作實在需要,不會跟她們有太多往來。小陶顯然是這類人中的另類。她把自己擺小姑娘的位置上,什么姿勢都自然,什么角度都自由,見人三分熟,遇事往近湊,時間長了,學識之上又添了見識,不像那些特把自己當回事兒的精英,挺著架著凈是視物盲區,離了名詞概念,見解還真不一定能趕上路邊賣小豆冰棍兒的。小陶低平的姿態和心態,不知和家庭背景有多大關系。她父親是搞兩彈一星的,父親的父親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于是小陶把自己隔代跟農民做了鏈接,老愛說“我畢竟是農民的‘女娥’”(她的南方大舌頭發不了“兒”音)。這樣的身份意識,有點兒跟沒有就大不一樣——有些精英雖然要飯要了四五代,一旦得點勢,勁兒勁兒的就好像他是愛德華六世似的。
小陶在戲劇研究領域還真是“臉朝黃土背朝天”,從聯系票房到扎帳篷劇場到寫宣傳通稿到安排演員盒飯到討論修改劇本,她跟著小劇場摸爬滾打了小十年光景,其間曾獲“京城第一義工”的昵稱。小陶當然不是為了寫論文專著才成天混那里面搜集情報的,否則她不會為了戲劇的是是非非一會兒興高采烈一會兒唉聲嘆氣。戲劇圈不大,以小陶這樣的長度、深度和廣度涉足戲劇實踐的研究者我還真沒見到第二位。小陶的戲劇研究有兩個特點。一來,她畢竟是個博士,有良好分析能力,尤其是還做過幾年思想刊物的編輯,視野要比單純的戲劇研究者開闊得多。若果說單純的戲劇研究者是蹲一個地方朝目標連打五槍,小陶則是換五個地方朝目標各打一槍,命中率自然要高。二來,她畢竟是個能放下或放松身段的博士(一二十年前這樣的不多),這就該著她親“實踐”而接“地氣”。
探究人情物理,不外“實事求是”。但同為實事求是,卻因時因地而取徑不同。有的時代非得歸納,有些地方演繹就夠了。中國自秦漢而格局初定,迄于晚清,新增變量并不太多,故兩千年中“以史為鑒”,后代踩前代的腳印可矣。近代以來,中國經所未經,見所未見,前朝的故事、成例沒那么好用了。可不少學者還拿著清季中國、唐宋中國乃至伏羲中國比附當代中國,搞得煞有介事。我當然不是說,古代對當代沒影響,而是說,1)古代的影響沒他們以為或宣傳的那么大;2)當代史即中國人當下的實踐更重要,因為某些新增變量如科技、工業、全球化等等對當代中國的塑造,明顯甚于古老的變量如“血緣倫理”、“民族性”之類。近現代中國人認識自己基本上還是靠演繹,只不過演繹的接力棒從祖先手里傳到了西方手里,原因很簡單,不少新增變量是從西方來的。于是乎,中國的學術思想市場里擠滿了形形色色的西方專賣店、24小時連鎖店,頗有點像頭一陣兒我去的勁松眼鏡城,店主讓我試了一款德國進口的鏡片,說“不合適沒關系,我們這兒還有日本美國意大利的”。無數店老板靠賣西方眼鏡片賣發了,但這些鏡片真能把中國的事兒看得一清二楚么?也不太能,起碼沒店伙計們介紹的那么能。原因也很簡單:中國這么一個巨大的歷史文明體,不可能一筆不茍地描西方的紅模子(雖然現代化有其常軌),因為那樣成本太大,不劃算。范冰冰的表姐要把自己整容整成表妹那樣,十次手術都未必拿得下來,何況一般人呢。再說了,西方也不是范冰冰,缺陷并不少,我們別裁偽體、擇善而從就行了,用不著非把自己整得九死一生。
既然經驗不盡一致,他們的昨天就不是我們的今天,今天更未必是我們的明天,那么,從西方經驗里總結出的社會人文理論要是能恰好解釋中國的當代進程,不就活見鬼了么?要正確理解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與其圍著古人和洋人轉,真還不如多圍著自己轉,圍著當代中國人氣象萬千的生活實踐——這里邊自然包含了古代的存留和外來的影響,而且是以最自然的形態——做認真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審慎的歸納。另外,別忙著當大理論家,也別輕信那些大理論家,能把如此錯綜變幻、連看都看不過來的當代亂象裝進去的理論,十有八九是冠冕堂皇的瞎湊合事兒。麥田邊上有谷穗有谷倉很正常,有面粉廠有糧店也可以想象,但如果凈是賣牛角面包的,就有可能又在鬧大躍進了。小陶的研究以經驗實證為主,加上適度的理論思考,這符合未定之天的中國的實際。
能親近實踐,對事物的理解就不易跑偏,跑偏多是閉門造車的產物。閉門造車當然不是一無是處:它能充分發揮思辨和想象的作用,弄好了可以捕捉到尚未現身的趨勢、將要合龍的聯系。但它就像離開了根據地的遠征軍,腳下布滿了陷阱和雷區。因此,喜歡閉關的人需要經常到街頭巷尾轉轉,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跟日常人生核對校正,而不是稍有所得就馬上爬電線桿子上公告天下。小陶的研究基于實踐,證于現實,富于理性,這是一條求真的中正之道,會越走越寬。不過,實踐并非現狀的保鏢,它除了理性的一面,還有理想的一面。理想是人類生活的固有部分,既受制于現實,又不滿于現實,人類歷史就在這兩種狀態中輾轉蛇行。小陶有她的戲劇理想,還有她的社會理想,這使得她對小劇場和大社會的觀察思考兼備理性和血性,而且二者能相益而不相損。有了血性也就有了濕度和溫度。有濕度有溫度的手才是活人的手,活人才愿意握著它和你喋喋不休。太純然的理性、太超然的知性,太像導尿管或心臟支架之類的“異物”了,對于人文社會科學是不太親切自然的。
“小劇場”也叫“黑匣子”。它真是個黑匣子,包藏著大社會的生死信息。這么講,剛看了小劇場戲劇的朋友肯定不同意,他們會說:就那些恨不讓演員直接騎觀眾腿上把癢癢肉都撓破了的玩意,也能算時代的記錄?的確,小劇場,還有大劇場,總的說來在表現大時代時底氣不足,在表達小天地時嗓門過大,這么多年并沒有留下太多可道的作品。不過小劇場對大時代的記錄,主要不表現舞臺的上面,而是在舞臺的下面、后面和外面。在這些方方面面,小陶脖子上仿佛掛著工作人員的特別通行證,忙進忙出的,不但看到了戲劇極想讓人看到的,還看到戲劇沒想讓人看到的,甚至極不想讓人看到的,而且她還看出了這幾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在我看,小陶的戲劇研究最出類拔萃之處,在于把小劇場戲劇的興衰同當代最重要的變量如市場經濟——包括文化市場——的發展以及體制環境的變遷聯系在了一起。這樣的聯系,坐在觀眾席里的戲劇研究者是沒機會看到的,他們的視野里紛飛的全是“間離”、“第四堵墻”、“戲劇假定性”之類;而坐在后臺聽制作人跟導演吵架、輾轉道上聯系演出證演出場地的小陶,則想把這些聯系甩掉都難。
中國當代史流動不居,流速驚人,現在進行時轉眼就化作過去完成時,對于研究者真是兔起鶻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在這個意義上,小陶這部書有可能獨一無二。
紀蘇于2013年7月底
陶慶梅:《當代小劇場三十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張苗鳳
-
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