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鑫誠中國社科院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華為起訴美國政府,這一步的意義有多大
此次華為的起訴,乃至未來相關法案的走向,將和中美貿易談判乃至美國2020大選的進程相關。畢竟,特朗普團隊的偏好是重要變量,而白宮和國會在不同立場之間的相互折沖將直接影響整個議題的后續發展。[全文]
-
勝者如果無視“無色覺醒”,下一次失敗又不遠了
藍也好,綠也罷,如果無視這股“無色覺醒”,仍然囿于派系計算與黨派之爭,置民意于不顧,再深的顏色都不免遭到翻轉。即使是此次大勝的國民黨,如果錯將對手的崩壞和民眾求變的渴求當做自身的英明而不思革新進取,那么下一次失敗又不遠矣。[全文]
-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普京得了一記神助攻?
事實上,在美國頂尖智庫眼里,特朗普退出《中導條約》意在針對中國幾乎是明擺著的事。然而,此舉真能達到美國想要的效果嗎?有研究員指出,對于美國來說,即使把“日增的中國威脅”計算在內,退出《中導條約》也只會讓美國處于一個更糟糕的戰略位置。[全文]
-
美國是否“真心挺臺”?特朗普一句話就暴露了
美方召回大使顯得“硬氣”,并與“臺北法案”相互呼應,似為“挺臺”行動再加碼。然而這一次,蔡當局的回應相當低調。翻遍《恐懼》一書正文,“臺灣”只出現過這一次,且是在談及朝核問題時順帶一提。這一細節從側面呼應了先前不少智庫和媒體的評估。[全文]
-
中非論壇開幕在即,美國卻在遠離非洲?
中非關系的熱火朝天,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看在眼里。與中國相比,特朗普政府在非洲政策上的無所作為可謂令美國戰略界痛心疾首。去年至今,在美國乃至其盟友國家掀起了一波檢討美國非洲政策的浪潮,呼吁切實、有力的戰略調整。[全文]
-
中美亞太棋局新回合,一手“臺灣牌”的美國先動起來了
更重要的是,在美國對華戰略轉向之下,國會和行政部門、建制派和特朗普,在視中國為戰略對手這一點上取得了共識(即使在方法和意識形態上有所不同)。過去是國會長期友臺、較為反中,常常對行政部門施壓。而現在,特朗普自己有針對中國的戰略需求。“臺灣牌”成為建制派和特朗普“皆大歡喜”的交集。[全文]
-
半島再無戰事?真正的懸念才剛剛開始
單靠朝美雙方的談判,這一問題本質上是一個難解的悖論:朝鮮需要美國完全的安全保證才愿意棄核,美國需要朝鮮按其要求棄核才愿意給予安全保證。短期內,朝鮮可以通過釋放善意而得以喘息。但長期來看,其需要的安全保證與美國的戰略利益存在本質沖突。[全文]
-
忙著打貿易戰的特朗普,非洲政策了解一下?
美國近年來在非洲影響力的節節敗退已是不爭的事實。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甚至諷刺,如果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有一個鏡像,那么人們將在這個全世界最貧窮的大洲找到它,你可以稱之為“非洲最后”。[全文]
-
朝韓都要首腦會談了,美國還會不會動武?
在“史上最嚴重”制裁的背后,美國內部“鷹派”對朝動武的呼聲已經到了令許多美國人感到不安的地步。國安顧問麥克法斯特等人就不止一次談到美國在準備發動對朝鮮的“預防性戰爭”,特朗普甚至還有一個對朝鮮進行有限軍事打擊的行動代號——“流鼻血政策”。[全文]
-
臺灣“新南向政策”要抱“印太戰略”大腿?
新的一年,臺灣“新南向”政策更加糾結,一方面刻意突出經濟、淡化政治,卻期望與美國尚未成熟的印太戰略接軌;一方面極力回避正視中國大陸,卻難以忽視大陸對新南向涵蓋地區的影響力。最大的死結在于:無法讓外界打消對其借經濟手段達成政治目的的疑慮。[全文]
-
中美開打貿易戰?特朗普應該先看看這張圖
外界可能通常認為,美國對亞洲的一種可行的國際經濟政策,是尋求與其他亞洲經濟體合作來向中國施壓。然而,有點諷刺的是,美國在亞洲的傳統盟友們卻為美國“貢獻”了比中國方面更大的貿易逆差。[全文]
-
“溫哥華集團”會議,可能是蒂勒森對朝鮮的最后一搏
倘若這是美國外交手段的極限,朝鮮半島的未來不禁令人擔憂。一旦平昌奧運維系表面和平的能量耗盡,蒂勒森們還沒抓住機會逼出朝鮮的實質讓步,鷹派的聲音將卷土重來。而誰也不敢保證,在各方重回談判桌之前,特朗普能不能hold住他的“火與怒”。[全文]
-
《火與怒》不僅揭白宮秘事,更暴露美國的大麻煩
CNN和《紐約時報》們對政治及輿論生態的悄然生變有些措手不及,在特朗普的一句“fake news”面前,他們所堅持的“專業”和“事實”似乎不堪一擊。媒體精英們發現,他們眼中那些支持特朗普的基層民眾的邏輯要簡單得多……[全文]
-
去年忙到今年,外媒說“中國威脅論”又來了
中國真的已經如西方媒體焦慮的那樣“神通廣大”,試圖“買下全世界”了嗎?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杜大偉的研究有點令人意外:作為世界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者,中國對外提供的貸款沒有體現明顯的地緣偏好,且近幾年反而并不向“一帶一路”覆蓋地區傾斜。[全文]
-
賴清德又甩鍋給大陸,臺灣網友勸他“行善積德”
臺灣官員很清楚,七成“自產污染”的背后有龐大的財團利益及發展經濟的壓力。比起啃這塊硬骨頭,把鍋丟給大陸,轉移民意焦點,不是簡單多了嗎?但這顯然無助于環境治理。[全文]
-
從一天花一月工資到賺零花錢,留學生折射日本“失落二十年”
20年前,一捆青菜在日本售價約合32元人民幣,是國內的六十幾倍,“官二代”韓松每天的花費,相當于在國內一個月的工資。現在為了“生計”而打工的中國學生少了,“反正打工嘛,就是賺零花錢,干得不開心就可以立馬辭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