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火新:減持新規長期利好股市 為何難成泡沫救命稻草?
關鍵字: 減持新規A股減持新規股市A股市場上市公司【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何火新】
4月以來中國股市持續下跌,雖然上證指數最大跌幅不到10%,但估值泡沫明顯的小盤股下跌不亞于一場小型股災。截至5月31日,有1286只股票跌破了2016年1月28日的低點。
在此背景下,5月26日證監會頒布了上市公司股東的減持新規。總體上看新規和終結IPO三高(高發行價格,高發行市盈率,高超募比例)的IPO新政一樣,是監管層為了A股市場平穩發展祭出的新舉措,也屬于資本市場的長期利好。
圖片:新華社
這種利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大利好是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的步伐將減緩。
新規擴大了受限制主體范圍,具體包括:控股股東/實控人;持股5%以上的股東;特定股東,如pre-IPO股東、認購非公開發行股東(包括受讓方);董事監事高管;因司法強制執行、執行股權質押協議、贈與、可交換公司債券換股、股票收益互換等方式取得股份。
對于參與定向增發的股東,原先一年或三年的解禁期滿后就可任意減持,但新規要求股份解除限售后的12個月內,不能減持超過50%。
以往股東可以通過大宗交易加大減持力度,新規堵上了這個漏洞,限制大股東或者特定股東在任意連續90日內最多減持2%,另外受讓方須鎖倉6個月。
這就意味著90日內,大股東或特定股東最多只能減持3%的股份,其中大宗交易的2%接盤方要鎖倉6個月,向市場直接拋出的只有1%。
原先有拋售計劃的股東,必然將放緩拋售步伐。
據上交所的統計,截至5月26日證監會減持新規實施前,今年滬市共有278家上市公司的股東進行過減持,累計減持102億股,總金額 900億元。其中通過競價系統減持551億元,日均5.76億元;大宗交易減持349億元,日均3.65億元。
減持新規實施后第一周,共有35家上市公司的股東進行過減持,累計減持4716萬股,合計金額 5.7億元,日均1.9億元,均為通過競價系統進行的減持 (其中:5月31日減持1610萬股,金額1.9億元;6月1日減持2027萬股,金額2.3億元;6月2日減持1078萬股,金額1.5億元),沒有通過大宗交易進行的減持。
整體上看,減持新規實施后,通過競價交易系統的日均減持金額較實施前出現了顯著下降,降幅為67%。新規成效初步顯現。
第二大利好是將增加定向增發融資的難度,定向增發這種股市主要的融資方式,“抽血”量會有所緩解。
最近一兩個月股市的下跌行情,包括2016年12月的下跌行情中,都有不少投資人把IPO的密集發行當作罪魁禍首。實際IPO看起來挺密集,其實融資額非常有限,而且是以比較合理的估值(絕大多數是23倍市盈率)發行的,融資額遠遠不如定向增發(見表1)。
2014年IPO恢復以來,連續3年,定增融資額都是IPO融資額的8倍以上。而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普遍都是估值偏高甚至是虧損的(見下文表2),參與定增的股東普遍不會長期持有,而是擇機獲利賣出,為定增股份解禁后的市場增加了較大的拋售壓力。
新規要求參與定向增發獲利股份的股東,在解禁后1年內只能賣出一半的股份,不僅增加了投資的不確定性,而且不少股東參與定增用的是融來的資金,資金有一定的成本,一半的股份鎖定期增加了1年,也增加了參與投資的成本。
這樣完成定向增發的難度會有所增加,而定增即使完成了,也很可能普遍不能足額融資。
長期利好為何市場并未熱烈響應?
既然減持新規是長期利好,但并未在市場上得到熱烈響應呢?
新規執行后第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高開低走,只上漲了0.23%,中證500指數不漲反跌0.22%,估值更高的中證1000指數跌幅更大,達0.29%。截至6月5日,這三個指數新規執行后,全部都是下跌的。
或許較多人忽略了無減持計劃的股東的利益。講個不太恰當的段子:就比如1943年浙江的劉地主想把土地、當鋪、小工廠等資產賣了去重慶或是延安,當地的官員就說:“老鄉別走,原來你每年可以轉走資產10萬銀元,現在你每年只能轉走5萬銀元。”李地主本來要到1944年才轉走10萬銀元,一聽說這個政策,不行,今年就要轉,因為只有今年轉走5萬銀元,才能完成1944年轉走10萬銀元的計劃。
所以中短期而言,各類持有較多股份的股東,可能反而要加快減持。每年真正出手減持的股東畢竟是少數,但如果占大多數原本無減持計劃的股東要把減持擺上日程,可能在某個時期令市場面臨更大的壓力。
即使暫時這種壓力并未出現,但考慮到這個因素,想入市的投資人,想增持的投資人可能會放緩入市買進的步伐,持有一些估值較高上市公司的自由投資人可能會尋找機會搶先賣出。
就整個市場而言,很少因為重大的股市政策就改變了大趨勢。就比如2001年熊市開始后,證監會考慮到國有股減持對市場壓力太大,叫停了這一政策。
受利好刺激,上證指數2001年10月23日一天就大漲9.86%。但市場振蕩了一段時間后,不到2個月就重回下跌趨勢。
雖然減持新規是長期利好政策,但不足于成為股市立竿見影持續上漲的充分條件。尤其對于持有垃圾股、概念股,估值高得離譜的投資人來說,可不能認為就此萬事大吉,可以高枕無憂了。
為什么在1000多只股票創2016年第一季度股災3.0底部以來的新低,但同時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上汽集團、招商銀行等大盤藍籌股的股價不斷上漲,甚至創2015年6月上證指數5178點以來的新高?
因為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每周新股發行10只或更多成為常態,終于量變有形成質變的跡象,極大地壓制了對小盤垃圾股、重組股的炒作,也倒逼價值投資之風的盛行。明顯高估的多數小盤股,泡沫破滅恐怕是不可避免的,這不是減持新規就能阻止的。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在15倍以下,就是比較合理或是低估的,但這個估值水平的公司,在A股市場只有160家,只占3000多家上市公司不到5%的比例,甚至比虧損公司(267家)都要少(表2)。
30倍以上的市盈率,就屬于高估的水平。可見A股多數公司,實際上談不上什么投資價值,有價值回歸的要求。在中國,可以認為無風險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普遍在4%以上,相當于25倍以下的市盈率。
對上市公司而言,真正要通過經營實體經驗做大做強,在目前產能過剩,GDP增速放緩的環境下是比較困難的,但多數上市公司的估值要比無風險的理財產品要高,這實在是投資人應當警惕的。
投資人可以換一個角度看待多數公司估值偏高的情況下的減持新規。如果上市公司估值不高投資價值明顯,則暫時的股價下跌不算什么,甚至為大股東為首的主要股東提供了增持股份,提高持股比例的機會。
以美國的富國銀行為例,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就趁機增持了不少。所以對于估值明顯過高,各類故事、概念導致的泡沫未明顯消退前,投資人切不要以為各類股東會為自己的利益而無償站崗,他們可不是邱少云。上市公司的估值是否過高,可比主要股東是否放緩減持步伐更為關鍵。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翻頁請看減持新規全文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蘇堤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3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5“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2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