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建華: 中國因素,是香港穩定繁榮發展的大樹
關鍵字: 香港回歸20年香港經濟現狀香港繁榮的原因香港經濟發展歷史【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何建華】
沉浸式體驗留給我的是永恒的難忘回憶: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第一天”,英國米字旗不復見了,到處飄揚的是鮮艷的五星紅旗和美麗的紫荊花區旗,那些具有英國殖民統治色彩的政府部門徽號也都悄然消失。彌漫在香江之畔的濃郁喜慶之情表明,香港百姓中絕大多數人認同“中華民族”這一身份,為回歸祖國感到無比自豪!
金紫荊廣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圖/香港旅游發展局)
20年前在香港,隨意與哪位普通市民聊上幾句,都會談出自己的切身感受:歷史地看問題,香港與內地原本差別不大,收入并不高,只是其后年年增長,尤其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增長更快。原因何在?是托了內地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福。許多港人在接受采訪時說,沒有中國內地養育供應,沒有香港人民勤勞經營,就不會有繁榮香港! 當時香港菱電集團一位執行董事說,是“中國因素”帶來了香港的穩定繁榮發展,“我們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啊”!
此話說得好有良心良知!20年前我在《新民晚報》報道里有這樣的記載——
金融業的穩定與發展,向來是香港穩定與發展的基石。隨著“中國因素”逐漸深入香港,香港經濟從80年代后期開始,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作為經濟“晴雨表”的香港股市,整個80年代在千點左右徘徊,而進入90年代中期,則已穩居萬點之上。
在回歸倒計時最后一個月內,接連傳來的消息令許多香港人十分欣慰:中國郵電部屬下公司入股香港最大電訊公司香港電訊、中國為香港特區保管和經營的土地基金已從七點七二億港元增加到一千七百億港元、香港的中資企業已擁有超過一萬三千億港元的總資產……這無疑會是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
確實,香港生存發展的興衰榮辱、輾轉起伏、恩怨情仇,可以說都與中國內地有著千絲萬縷關系,與中國國運大勢休戚相關。
有學者認為,大英帝國早在1842年通過《南京條約》占領覬覦已久的香港島,并不是看中這塊彈丸之地,而是因為香港具有天然深水海港優勢,看中的是香港背后中國內地的巨大市場,這里成為了列強貨物轉運中國的中轉站。香港作為小型開放型經濟體,其崛起發展的潛力與取得的成就,背靠的大樹無疑是中國內地。
僅以香港與上海的關系為例,有學者研究認為,香港的興起緣于上海移民,正是上海大量的資金、產業、技術、人才在不同歷史節點南遷香港,滋潤并促進了香港的繁榮發展。
此觀點不難加以考證。前不久,我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劉海貴教授一行參觀“寧波幫博物館”,資料顯示,在清乾隆以后寧波人口急劇膨脹,耕田基本不變,人地矛盾逼迫寧波人必須利用境外資源才能保證生存發展。憑借海運與商業傳統優勢,首先使沿海鹽堿地區農民篳路藍縷走向杭州灣彼岸的上海,拉開商業移民序幕。1843年被迫開埠的上海依托區位優勢,當時的發展遠遠超過香港,到1935年,香港人口五六十萬,而上海已達350萬,已發展成為享有“東方巴黎”美譽的遠東第一大都市。
其后,由于多種歷史緣由,上海大量工商業和金融機構南遷至香港。據不完全統計的歷史記載,在1947年到1951年間,上海包括長三角地區移民帶去的財富占當時香港社會總財富1/2以上。香港利用從內地主要是上海轉移過來的資金、技術、人才和與出口市場聯系的有利條件,建立起紡織、造船等工業,其中紡織品和成衣占50年代香港出口產值50%以上。而這些行業龍頭領袖大都是內地人,如“現代鄭和”董浩云、“世界船王”包玉剛、影視巨頭邵逸夫、實業大王安子介等一大批獨領風騷人物,都是祖籍寧波,然后自上海到香港闖蕩,為香港發展注入心血才智力量。
回望歷史演進風云變幻,香港被大英帝國強行侵占,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東方明珠”,其真正的血脈、資源與動力無疑來自于包括上海與長三角地區的中國內地。
彈指一揮間,香港回歸20年。記得20年前在香江之畔采訪時曾經聽到一種悲觀論調,認為“香港已死”,對香港回歸以后的發展不抱樂觀。今年3月中下旬,我赴港參加“四城文化交流會議”籌備會,與“東方之珠”有了一次親密接觸,并實地尋找答案。
置身于香江之畔,維多利亞港灣兩岸一派熟悉的繁榮景象,這座城市保留著一如既往的美好印象:街景干凈、秩序井然,方便舒適、安靜優雅,繁華富貴、活力充沛,市民素養好,國際化程度高,給人一種溫情的親近感。
維多利亞港(圖/香港旅游發展局)
接觸到的香港朋友坦誠回應我,不帶有色眼鏡地憑良心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在中央政府支持和幫助下,在特區政府帶領下,香港社會各界砥礪前行,奮發有為,經濟社會穩定繁榮發展,取得明顯進步。
對香港回歸以來的進步發展變化,董建華無疑最具有權威性話語權。
20年前,60歲的董建華出任香港首任特首,成為“一國兩制”在港實踐首位執行者。在香港回歸祖國20年之際,董建華在港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回首往事,他毫不猶豫地說,“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毫無疑問取得了巨大成功。
回歸20年來,香港資本主義制度沒有變,人們生活方式也沒有變,法律基本不變,經濟社會繼續保持繁榮穩定。董建華認為,特區成立至今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從成立之初就遭遇亞洲金融風暴沖擊、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一系列巨大考驗。每一個困難時刻,國家都及時支持、幫助香港渡過難關。
董建華的體會也許代表了絕大多數香港人的感受:“回到祖國的懷抱,每當香港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有國家作為強大的后盾。”“香港好,祖國好;祖國好,香港更好”。
如今,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祖國這顆“大樹”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根深葉茂,毫無疑問可以為香港實現發展愿景遮風擋雨、福蔭未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 中國因素:香港穩定繁榮發展的大樹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