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藍:日中美火箭相繼失利,歸零、試錯孰優(yōu)孰劣?
最后更新: 2024-03-18 21:01:42【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藍】
這幾天,航天圈子突然熱鬧了起來。其中最吸引眼球的,當然是北京時間3月14日晚9點25分,SpaceX星艦的第三次發(fā)射。
史上最大最重、高121米、重5000噸的“超重-星艦”火箭,在33臺猛禽發(fā)動機產生的7590噸推力抬舉下緩緩升空,場面極為壯觀。此后,二級點火和一級熱分離順利進行,星艦終于實現(xiàn)了入軌的目標。僅從火箭發(fā)射角度來看,星艦已獲圓滿成功。但二級星艦飛船在再入時失聯(lián),燒毀在大氣層內,后半段任務以失敗告終。
星艦再入視頻截圖(圖源:SpaceX)
此前一天,日本和中國也遭受了發(fā)射失利,但注意到的人可能不多。
3月13日上午11時01分,日本民營航天新勢力Space One的“卡伊洛斯”商業(yè)小固體火箭在新建的和歌山紀伊民營發(fā)射場首飛。但起飛僅5秒鐘,火箭就發(fā)生爆炸,搭載的日本政府快速響應情報收集試驗小衛(wèi)星也灰飛煙滅。發(fā)射宣告失敗。
卡伊洛斯火箭凌空爆炸
當日晚上20時51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遠征一號S上面級發(fā)射DRO-A/B衛(wèi)星,運載火箭一二級飛行正常,但上面級飛行異常,衛(wèi)星未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目前正在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遠征一號S上面級
日中美幾乎同時進行的三次火箭發(fā)射失利或部分失利,當然有一定偶然性,但或多或少揭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雖然人類已經進入太空快70年了,今天的航天活動仍然充滿著風險。
那么,這三次失利有什么共性和差別?我們又能從中作出怎樣的解讀?
我們先來看日本。
Space One可能是中美之外第一家進行軌道發(fā)射的商業(yè)火箭公司。之前,英國大亨理查·布蘭森的維珍軌道公司也成功進行過數(shù)次軌道發(fā)射,但它的注冊地、總部、研發(fā)團隊、發(fā)射地都在美國。而它在英國的發(fā)射嘗試以失敗告終,導致了公司破產和資產拋售。嚴格說,它不能算一家英國公司。所以,Space One的這次發(fā)射,不僅是日本商業(yè)航天的里程碑式事件,也有在世界范圍內打破中美壟斷的象征意義。
不過,深入了解一下這家公司的背景,就會發(fā)現(xiàn)日本目前的民營商業(yè)航天和中美有很大的差異。
相比中美航天新勢力均為企業(yè)家初創(chuàng),Space One則是由佳能電子、IHI(曾名”石川島播磨重工”) 宇航公司、清水建設、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四家機構于2018年出資成立的。
IHI是日本老牌軍工企業(yè),造船和研制航空發(fā)動機有悠久歷史。它從1990年代起就是JAX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fā)機構)的承包商,研制了日本近30年幾乎所有的固體火箭,包括曾為世界最大航天固體火箭的M-V、艾普斯龍固體火箭、H2/H3火箭的固體助推器,以及世界最小航天運載火箭SS-520。Space One卡伊洛斯火箭的研制也是IHI主導。
IHI研制的火箭,從左到右分別為:M-V、H-2B、H-3、艾普斯龍、SS-520、卡伊洛斯(圖源:IHI、JAXA等)
可以說,Space One本質上更接近于波音和洛馬合資的ULA(聯(lián)合發(fā)射聯(lián)盟),或中國兩大航天集團成立的商業(yè)航天子公司,而非完全初創(chuàng)。它不僅繼承了母公司尤其是IHI的技術資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續(xù)了原有的大公司思維方式和管理模式。無疑,它的價值取向和企業(yè)文化與SpaceX或中國民商航天公司會很不一樣,叫它航天新勢力可能有點勉強。
其實日本有一家真正的航天新勢力公司,叫Interstellar Technologies(星際技術)。它從2005年成立至今已近20年,但只發(fā)射過7次探空火箭,其中只有三次成功。它還在開發(fā)一款小型液體軌道火箭Zero,其首射時間已經從2020年拖到2025年。作為一家草根公司,它的技術力量和融資能力比Space One要差很多,未來更不樂觀。
卡伊洛斯首發(fā)失敗其實很正常。世界各國火箭都需要經歷一個可靠性增長過程,即通過多次試飛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最后達到高可靠性。中國長三乙和歐洲“阿里安娜5”首發(fā)都不順利,但最終都成為了主力火箭。馬斯克的“獵鷹一號”連續(xù)三次失敗,最終撐到了第四次成功,也終成正果。但如果設計存在重大缺陷,且沒有足夠資金撐到成熟的那一天,結果就會比較悲慘,如“歐羅巴”火箭和蘇聯(lián)N1登月火箭。
卡伊洛斯屬于哪種情況?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小固體難度并不大,所用技術都是成熟的,IHI也有豐富經驗。后續(xù)發(fā)射取得成功應該沒有懸念。但小火箭單位成本高、市場有限,商業(yè)成功不容易。
考慮到日本航天本身規(guī)模就不大,商業(yè)航天起步晚,政府也沒有大手筆的扶植政策,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大公司文化依然影響著全社會的創(chuàng)業(yè)氛圍,Space One和Interstellar 等公司未來必定會面臨許多挑戰(zhàn),尤其在降低成本方面。前方的路并不好走,維珍軌道的倒閉就是一個前車之鑒。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Gemini將嵌入iPhone?蘋果被曝與谷歌洽談
2024-03-18 16:03 -
臺積電兩座先進封裝廠落腳嘉義,未來或引入日本
2024-03-18 14:30 -
突破2000W/cm2!我國科學家刷新紀錄
2024-03-17 10:49 科技前沿 -
國產火箭發(fā)動機“紅龍一號”可重復點火20次以上
2024-03-16 13:40 航空航天 -
華為云CEO:打造全新核心技術生態(tài),為世界提供新的選擇
2024-03-15 21:12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中國空間站首批艙外暴露實驗材料樣品完成實驗,成功取回
2024-03-15 15:03 航空航天 -
世界首例!我國完成“基因編輯豬-人”異種肝臟移植
2024-03-15 09:09 醫(yī)學 -
“星艦”失聯(lián)后,馬斯克稱它將把人類帶到火星
2024-03-15 07:40 -
SpaceX星艦重返大氣層時失去信號,第三次試飛提前結束
2024-03-14 23:02 航空航天 -
“把中國踢出局”,然后呢?
2024-03-14 17:02 觀察者頭條 -
面對華為競爭,愛立信:不會退出中國
2024-03-14 13:22 5G -
“我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已選拔完畢,即將入列”
2024-03-13 15:02 航空航天 -
我國科學家實現(xiàn)智能DNA納米機器精準血栓治療
2024-03-11 11:04 -
成功研發(fā)6.5萬通道雙向腦機接口芯片,中國公司稱“遙遙領先”海外
2024-03-10 14:51 科技前沿 -
開始研制!能看透地下萬米礦藏
2024-03-10 09:54 科技前沿 -
圖靈獎得主:不能感知現(xiàn)實,大模型無法構建“世界模型”
2024-03-09 14:06 科技前沿 -
成功制備,純度超99.9%!實現(xiàn)材料供應自主可控
2024-03-08 21:01 科技前沿 -
委員:完善“非升即走”,使青年科技人員敢于承擔周期長、難度大的科研
2024-03-07 11:44 -
我國首次!中國電信獲批衛(wèi)星通信國際電信碼號資源
2024-03-06 17:29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fā)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fā)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fā)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