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鴻斌:日本經濟地位何以一再下滑
最后更新: 2024-03-02 09:31:04【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鴻斌】
2月中旬,日本內閣府發表的2023年經濟增長數據顯示,去年日本經濟的名義增長率攀升至5.7%的高水平,其國內生產總值(GDP)折算成美元是42106億美元。而德國的實際增長率雖是-0.3%,但由于物價上漲的推動,其名義增長率高達6.3%。至此,日本的經濟規模低于德國的44561億美元,日本由此被德國超越,在世界經濟中的排名由第三位降至第四位。
圖源:日經中文網
早在1968年,日本就超越了當時的聯邦德國,躍居全球第二經濟大國。此后,日本將這一地位保持了42年之久,直到2010年被中國取而代之。由于日本經濟長期無法走出衰退怪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26年印度經濟也將超越日本。
上世紀60-70年代是日本經濟高歌猛進的時期,在站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地位后,日本在1980年的GDP規模達到了11278億美元,而德國僅為8537億美元,日本GDP超出德國30%多。到2000年,日本經濟規模更攀升至49683億美元,其時德國僅為19488億美元,日本是德國的2倍半之多。
此后,日本的增長步伐明顯放慢,按世界銀行的測算,2021年其實際經濟規模居然降至2010年的85%,而德國卻一路緊追不舍,終于在2023年再度逆轉。
雖然日本相繼被中國和德國趕超,但中國與德國的情況顯然有很大不同。中國是基于巨大的人口和市場規模,14億人口是日本的11倍以上,趕超日本是勢在必行。
而德國的人口僅為日本的三分之二左右,它反超日本并不存在必然性,德國去年之所以實現反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日元貶值和歐元匯率攀升以及德國物價大幅上漲造成的,其中不無偶然性。
當然出現這一變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例如德國的勞動生產率高于日本。根據經合組織(OECD)的相關數據,2022年日本的勞動生產率在該組織38個成員國中排名第30位,為197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德國卻排名第11位,由此不難看出兩國之間的差距。同樣根據經合組織2022年的預測,美國的潛在增長率為1.9%,德國為0.8%,而日本僅為0.6%。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2023年日本的人均GDP為3.4萬美元,在西方七國中處于墊底水平,僅為美國的三分之二左右,而德國約為美國的80%。
在日本經濟發展的巔峰時期,除了汽車以外,日本家電產品也像洪水一樣涌向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彩電、冰箱、空調、音響……以至美國完全放棄了家電生產,大量從日本進口。
面對日本的崛起,美國對日本發動多起貿易戰。1987年,為了泄憤,美國國會議員甚至在國會山前用鐵錘砸毀了東芝收錄機。
美國議員1987年國會山前砸東芝收音機。資料圖
如今,日本已無法出口家電產品,只是出口一些零部件,智能手機等產品只能從國外進口,東芝和日本電氣(NEC)已相繼退出智能手機領域。松下公司也于2021年停止在國內生產彩電,轉而前往馬來西亞生產,富士通公司更是索性出售了手機和電腦生產部門。制造業的空心化導致日本經濟實力明顯下滑。
雖然德國目前的經濟增長率也并不理想,但德國顯然受益于歐盟這一全球最大的區域一體化組織。在歐盟中,德國的領頭羊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外國企業只要在德國投資,那其產品就可以在出口其他歐盟成員國時享受免稅優惠,此舉對外國投資者而言,無疑具有極大的魅力。由于歐盟內部,許多中東歐和南歐國家的發展水平遠低于德國,因此歐元的匯率水平遠低于德國的經濟實力,此舉無疑增強了德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日本并不具有德國上述的有利因素,而日本對區域經濟合作的姿態也令人置疑。雖然經過本地區眾多國家的共同努力,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終于在2022年啟動,但日本卻出于強烈的防范心理,堅決反對中國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
另外,日本對有關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態度也非常消極,使得這一談判遲遲無法取得進展,盡管中國是日本的頭號貿易伙伴。同樣,日本對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也非常抵觸,其原因無非是“一帶一路”是中國推出的國際經濟合作平臺。
此外,日本也始終堅持抵制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盡管該銀行的成員國早已超過亞洲開發銀行,西方七國中除美國和日本均已加入,但日本就是不為所動,與美國聯手抵制這一國際金融平臺。日本如此自我設限,使它喪失了許多重要的經濟發展機遇,但日本就是執迷不悟,最終的結果也是咎由自取。
不僅如此,日本對吸引外資的態度始終非常冷漠,其法人稅也居高不下,日元疲軟也無法吸引外國優秀人才前往日本大顯身手,所以日本的增長率多年來始終處于低迷狀態。
日本經濟遲遲無法走出泡沫破滅后遺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多年來日本的消費始終無法起到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消費者緊捂錢包不愿消費,是因為實際收入多年來沒有增加,尤其這兩年都處于負增長狀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上海電影發布iNEW戰略,AI時代影視行業新一輪巨變開始了
2024-03-01 18:39 -
AI PC將催生“超級換機周期”?
2024-03-01 17:18 觀網財經-科創 -
傳言“螞蟻集團收購方正證券” 求證:不實消息
2024-03-01 16:44 -
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3日破萬億
2024-03-01 16:36 觀網財經-金融 -
央行:外籍來華人員使用移動支付的單筆交易限額將提高到5000美元
2024-03-01 15:39 人民幣國際化 -
俞永福即將卸任,80后年輕化團隊將接棒餓了么
2024-03-01 15:24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財政部:1月份全國共銷售彩票575.64億元,同比增長73.3%
2024-03-01 15:20 -
三大股指小幅上漲,滬指近一個月反彈15%
2024-03-01 12:34 觀網財經-金融 -
2月制造業PMI為49.1%,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
2024-03-01 09:59 -
“靠大搞基建帶動,印度上季度GDP同比增長8.4%”
2024-03-01 09:32 印度驚奇 -
今起2023年度個稅匯算正式開始,需要注意什么?
2024-03-01 08:52 -
阿里云在打一場關于社會效率的價格戰
2024-02-29 22:28 -
滬指重返3000點,個股漲回來了嗎?
2024-02-29 22:22 觀網財經-金融 -
8連板后再度澄清暫未涉及Sora,這兩家公司大跌
2024-02-29 18:08 觀網財經-金融 -
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力度降價,引發云計算價格戰?
2024-02-29 17:50 觀網財經-金融 -
年GMV首次突破2000億元,唯品會漲超12%
2024-02-29 14:18 觀網財經-互聯網 -
“AI芯片第一股”去年虧損8.4億,上市4年虧超33億
2024-02-29 12:41 觀網財經-金融 -
上海市委中心組舉行學習會,央行行長潘功勝作專題報告
2024-02-28 20:25 上海觀察 -
證監會召開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座談會,公檢法等部門與會
2024-02-28 19:29 金融圈 -
兩天內多家公司或個人被證監會立案
2024-02-28 19:15 觀網財經-金融
相關推薦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67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14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72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55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4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