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楓:米格29綜合癥
關鍵字:【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
近來,關于中國第二種四代戰斗機的討論再度熱烈。中國的第二種四代戰斗機只能是中型,但中型戰斗機必須注意避免米格-29綜合癥。決不能淪為單純的防御型戰斗機。
一言難盡的米格-29
米格-29是蘇聯時代戰斗機高低搭配中的低端。這是一架單座、雙發、雙垂尾的中型戰斗機,在外觀上和高端的蘇-27很相像,也具有低翼載、高推重比和翼身融合體等典型的第三代戰斗機的特征。在蘇聯的改革和新思維時代,米格-29首先沖出鐵幕,以出色的機動性和現代化的外觀震撼了西方軍界政界和一般公眾。
米格-29不僅好看,也是中用的。東西德統一后,北約空軍馬上用前東德的米格-29和受到蘇聯訓練的前東德飛行員進行高強度戰術對抗,從各方面評估米格-29的技術性能和戰術潛力。米格-29的機動性、大離軸近程空空導彈、頭盔瞄準具和紅外光電探測系統的組合屢屢把北約F-16打得滿地找牙,常常要在幾次“被擊落”后離場“復活”后回來才能找回場子。
東德空軍遺留的米格-29和高水平飛行員讓西方世界見識到了米格-29的強大戰斗力,也為日后在戰爭中對抗這種機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米格-29先于蘇-27裝備蘇聯空軍,蘇聯解體時,已經裝備了近千架。在蘇聯時代和后冷戰時代前期,米格-29在外銷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除了華約盟國外,印度、古巴、朝鮮、伊拉克、馬來西亞、阿爾及利亞等國也裝備了米格-29。
米格-29與蘇-27的高低搭配理念與美國空軍不同。如果說F-15代表全能的高端戰斗力,而F-16除了在高度優化的空戰格斗方面,在視距外空戰能力上只是F-15的低端補充(早期則根本沒有)的話,那米格-29與蘇-27的空戰能力并沒有這樣大的差別。米格-29的雷達具有下視下射能力,能夠制導的空空導彈與蘇-27相同,只是在探測距離和可同時交戰的目標數量上有所下降。兩者在初期都只有有限的對地攻擊能力。
盡管只有傳統的液壓操縱系統,米格-29的機動性也很強悍,空空武器的攜帶量也并不顯著弱于蘇-27。但米格-29的航程和留空時間大大低于蘇-27。在作戰使用上,蘇-27負責外線防空和攻勢制空,米格-29則負責內線防空,其較小的航程和留空時間也因此只有有限的對地攻擊潛力。后期米格-29通過取消進氣口防異物格柵和增加機脊油箱,增加了航程和留空時間,但依然難以在本質擺脫“世界上最優秀的機場圍墻警衛戰斗機”的名聲。
米格-29的優劣成敗一言難盡。米格-29的設計定位是由蘇聯的防空主導的空軍思想決定的。蘇聯空軍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地面力量的作戰行動,而不過于強調作為獨立作戰方向的作用。這樣的空軍思想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和現實考慮。
從滿足設計要求來說,米格-29無疑是成功的。但米格-29又不成功,原因在于設計定位導致的天生局限。這是等別人打上門來的“純防御”戰斗機。在足球界里有一句話:永遠不可能單靠守門員贏得一場球賽,不管這守門員有多優秀。空中戰爭的道理是一樣的。不僅進攻是最好的防御,制勝根本來自于進攻。空中的進攻不僅需要強悍的戰斗力,還需要很大的航程和留空時間。
另一方面,這樣的設計定位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與美國空軍過早步入超視距時代而忽視機動性和格斗能力相反,蘇聯空軍不乏輕巧靈活的戰斗機,但超視距空戰能力很缺乏。從蘇聯空軍的經驗和研究判斷,未來空戰需要平衡的超視距和格斗能力,而不能片面強調格斗能力。因此,米格-29需要較大較重的雷達,在正常出擊中不僅需要掛載用于格斗空戰的近程空空導彈,還需要掛載用于超視距空戰的中程空空導彈,這樣,武器系統的重量就大體確定了。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于寶辰
-
她又來:我們憑啥給中國“割地”? 評論 35“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評論 121“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評論 100“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30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109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