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副市長:要形成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上海方案”
關鍵字:本文轉自微信公號“上海發布”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副市長吳清介紹了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五年來的主要進展。市人才辦主任冷偉青、市科委主任張全、上海科創辦執行副主任彭崧、市知識產權局局長芮文彪、市發展改革委副巡視員裘文進、市經濟信息化委總工程師張英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一、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五年來的
主要進展和成果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的重要指示。五年來,上海按照黨中央部署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總體來看,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經過搭框架、打基礎,取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突破,重大成果不斷涌現。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方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列舉的6項重大科技成果,蛟龍、天宮、北斗、天眼、墨子和大飛機,上海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 ,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功能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集群全面建設。2017年,超強超短激光裝置實現10拍瓦激光放大輸出,脈沖峰值功率創世界紀錄。2018年,誕生國際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國際首次人工創建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2014—2018年50項全國重大科學進展中,上海參與了11項。
面向經濟社會主戰場方面 ,大飛機C919飛上藍天,集成電路先進封裝刻蝕機等戰略產品銷往海外,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填補國內空白,產業創新影響力越來越大。
目前,上海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例達4%,比五年前提升0.35個百分點。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7.5件,比五年前翻了一倍。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始終處在全國前兩位,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穩步提高。
五年來,上海重點推進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著力提升上海科創中心策源能力
一是系統布局張江實驗室等高水平創新基地。 先后掛牌成立張江實驗室和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形成張江國家實驗室建設方案,啟動建設李政道研究所、張江藥物實驗室、復旦張江國際創新中心、上海交大張江科學園等高水平創新機構和平臺。主動參與微納電子、量子信息、海洋等領域國家實驗室建設。
二是全力打造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 在光子領域,硬X射線、軟X射線、超強超短激光等設施全面建設,硬X射線裝置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單體投資額最大的科技基礎設施。在生命科學、海洋、能源等領域,先后啟動蛋白質設施、轉化醫學設施等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達14個,設施數量、投資金額等均領先全國。
三是深入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主動承接2006—2020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積極對接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目前累計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854項,位居全國前列。啟動硬X射線裝置預研、硅光子等8個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地方財政投入超過40億元。
(二)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領域 持續發力
一是全力打造集成電路創新高地。
設計領域 ,部分企業研發能力已達7納米,紫光展銳手機基帶芯片市場份額位居世界第三。
制造領域 ,中芯國際、華虹集團年銷售額在國內位居前兩位,28納米先進工藝已量產,14納米工藝研發基本完成。
裝備材料領域 ,中微、上微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刻蝕機、光刻機等戰略產品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銷售規模達1450億元,占全國的1/5。
二是加快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發與應用。 出臺《關于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成立交大“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濟“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微軟、亞馬遜、SAP等國際知名企業在滬設立研究院,華為、騰訊、阿里、百度、京東等國內龍頭企業在滬設立人工智能創新平臺。成功舉辦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三是充分激發生物醫藥產業研發活力。 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的原創新藥“GV-971”完成臨床試驗。至2018年底,上海已有32個品種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成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試點品種。聯影獲批首臺國產一體化PET/MR,創領獲批首個國產心臟起搏器,微創獲批首個國產血流導向裝置。
四是全面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國家重型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商用航空發動機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率先建立千米級高溫超導帶材應用示范項目,打破國際壟斷。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近25萬輛,在全球城市中位居第一。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在滬開工建設。
(三)強化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制度供給
一是國家授權上海先行先試的領域。 2016年國務院授權上海先行先試的10項改革舉措,目前已基本落地。在海外人才永久居住便利服務制度、天使投資稅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改革舉措。在國務院批復的兩批36條可復制推廣舉措中,有9條為上海經驗,占總數的1/4。
二是推進科技體制地方配套改革。 發布超過70個地方配套政策,涉及170多項改革舉措。今年,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 增強科技創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見》(也就是科改“25條”)。此外,率先探索優化科創中心建設管理體制,成立“四合一”的上海推進科創中心建設辦公室。
(四)建設上海科創中心多層次 功能承載區
一是提升張江科學城集中度和顯示度。 發布《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首輪涉及“五個一批”73個項目已全面開工,32個項目已完工。同時,謀劃推動張江實驗室總部研發大樓、綠谷全球糖類科學研發中心等約80個新一輪重點項目規劃建設。張江科學城正朝著“科學特征明顯、科技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態、充滿創新活力”的世界一流科學城加快邁進。
二是穩步推進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 成立“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發布三年行動方案和重點攻關計劃。發揮“長三角大儀網”功能,整合區域4.5萬多臺、總價值超過519億元大型科學儀器。探索推進“科技創新券”在長三角區域通用通兌。截至2018年底,上海向江蘇、浙江、安徽輸出技術超過3300項,成交金額173億元。
三是持續深化國際科技合作。 設立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啟動建設中以(上海)創新園,深入開展中俄戰略科技合作。在全基因組蛋白標簽、靈長類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等領域,探索參與和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
(五)打造近悅遠來的國際化人才 聚集新高地
一是大力集聚海內外高層次創新人才。 制定上海人才 “20條”、人才“30條”和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堅持全球視野、眼光向外、國際標準,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海外人才引進政策,率先探索海外人才永久居留的市場化認定標準和便利服務措施,累計辦理出入境證件 114余萬證次 ,在滬工作外國人才達到 21.5萬 人 ,位居 全國首位 。運用薪酬評價、投資評價和第三方評價等市場化方法引才聚才,每年吸引國內優秀人才和緊缺急需人才落戶超過5萬人。
二是大力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堅持“放權松綁”的核心理念,把權和利真正放到市場主體手中,為用人主體和人才“增動力、添活力”。以立法形式出臺《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將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下放科研團隊,明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扣除直接費用后凈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獎勵個人和團隊。
健全以誠信品德、創新能力、學術影響、社會貢獻為主要標準的人才評價導向,積極吸收國際通行評價要素和評價標準,強化市場評價的決定性作用和用人單位的主體作用,試點將部分高級職稱評審權由政府主管部門下放到用人單位和行業組織。
三是持續優化人才綜合發展環境。 在人才醫療方面 ,部分公立醫院和26家外資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提供國際醫療保險結算服務,統一境內外患者醫療服務收費標準。 在人才安居方面, 全市累計籌措公租房等房源約15.2萬套,累計供應房源約11.5萬套,累計入住青年人才超過10萬人。
(六)構建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服務網絡
一是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 先后啟動建設微工院、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16家功能型平臺。做大做強復旦、交大、同濟等大學科技園。支持社會化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發展壯大,涌現出宇墨、云孵、邁科技等高水平專業服務機構。
二是健全支持科技創新創業的金融財稅政策。 推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不斷完善科技金融產品,2018年新增科技金融服務企業648家,新增金額41.26億元,累計為3530家科技中小企業發放銀行信貸178.9億元。2018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共落實減免稅額334億元,同比增長26.4%,覆蓋企業16734家次。
三是推動各類創新主體參與科創中心建設。
央企方面, 2017年,22家央企與上海簽訂20個項目協議。
外企方面, 實施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參與科創中心建設的16條意見,截至2018年底,落戶上海的外資研發中心達441家,居全國首位。
民企方面, 全市各類眾創空間孵化器超過600家,90%以上由社會力量興辦。楊浦、徐匯、復旦、上海交大、上海科技大學、寶武集團、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7家單位獲批全國雙創示范基地。2017年全國“雙創”活動周主會場活動在上海成功舉辦。
四是加大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力度。 設立中國(浦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研究推動在滬設立WIPO仲裁與調解分支機構。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國際運營(上海)試點平臺開始運行。上海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于2017年實現試運行,2018年全年掛牌項目3200余宗,成交金額超過2.18億元。
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下一步努力方向
下一步,上海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貫徹落實好中央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在增強創新策源能力上下更大功夫,著力踢好成果轉化的“臨門一腳”,更好地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
一是 要強化頂層設計和制度供給,形成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上海方案”。二是要全力推進張江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爭取張江國家實驗室早日獲批。三是要完善“科創板”為引領的科技金融體系,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四是要加快提升張江科學城集中度和顯示度,推動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協同發展。五是要優化完善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體制機制保障。
標簽 上海- 原標題:總書記親自點的這道題,上海交出五年成績單!
- 責任編輯:呂棟
- 最后更新: 2019-05-21 15:35:26
-
人民日報:手機APP過度索取權限何時休
2019-05-21 14:57 產業萬象 -
北京已回收清理五萬余輛共享單車
2019-05-21 14:57 消費 -
華為操作系統“很快”上線:會讓谷歌生氣
2019-05-21 11:05 華為 -
小米Q1財報:營收437億元 手機出貨2790萬部
2019-05-20 19:55 手機 -
8成大牌齊發新!天貓618成上半年規模最大新品首發地
2019-05-20 19:15 大公司 -
美國打壓華為,臺積電表態繼續供貨
2019-05-20 18:39 大公司 -
拼多多Q1營收同比增228%至45億元,毛利率達81%
2019-05-20 17:49 -
深圳地鐵聯手華為試行5G車地無線通信,系全球首例
2019-05-20 14:19 -
華為重啟巴西手機業務 推出P30系列并計劃在當地生產
2019-05-19 13:42 -
國企如果效率低,美國還會想“監督”中國國企改革?
2019-05-19 08:20 國企備忘錄 -
阿里云再現故障:延遲新聞機構信息流達三小時
2019-05-17 22:53 -
多次違規投放超5萬輛車,北京對哈啰出行開首張罰單
2019-05-17 18:26 商業 -
產業鏈人士:華為庫存準備至少夠緩沖1年
2019-05-17 16:18 華為 -
馬云對話歐洲:政府要在聰明的時機做出聰明的決策
2019-05-17 11:15 互聯網大佬 -
中國半導體進出口逆差超2000億美元
2019-05-17 11:00 中國經濟 -
愛奇藝2019年Q1財報:虧損18億元同比擴大超4倍
2019-05-17 10:11 大公司 -
國家新規!ofo押金2天內退完?公司回應了
2019-05-16 21:57 -
天貓:將做史上最大規模和量級618,投入看齊去年雙11
2019-05-16 17:22 TMT觀察 -
寧德時代/LG化學與沃爾沃簽署電動汽車電池供貨合同
2019-05-16 15:08 -
羅永浩:還會給你們做手機,只是需要一點時間
2019-05-16 11:00 手機
相關推薦 -
“相比中國,美國已經太晚了” 評論 1009比0,美國最高法院裁定維持TikTok禁令 評論 364“中美網民聯手,完成了對美政府的歡樂嘲弄” 評論 253習近平同特朗普通電話:對抗沖突不應是我們的選擇 評論 230日本壓上國運的氫能源,出路只能在中國? 評論 183最新聞 Hot
-
9比0,美國最高法院裁定維持TikTok禁令
-
“TikTok讓臺灣年輕人快放棄對抗大陸了”
-
“相比中國,美國已經太晚了”
-
特朗普:外面太冷,就職典禮將在室內舉行
-
銅仁五任政府主官被查,皮貴懷現身說法“至少送十萬才能獲提拔”
-
“中美網民聯手,完成了對美政府的歡樂嘲弄”
-
美媒警覺:中國此舉越來越像美國了,不能坐視不管
-
“這個國務卿當不久”
-
46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安全內閣終于通過
-
日本壓上國運的氫能源,出路只能在中國?
-
拜登驕傲宣布:大赦2500名毒販
-
“他將與馬斯克等坐在重要嘉賓區”
-
涉及中國,“拜登幫了特朗普”
-
“今年中國買家動作更快,100%轉向巴西”
-
菲律賓求助美國公司:都怨中國…
-
特朗普請了中方沒請他,“誰還會在南海站馬科斯一邊?”
-